深切的缅怀 坚定的宣示
2023-12-14 13: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雁
分享: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2023年12月13日,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86年前的这天,南京城破。此后的短短6周时间内,30万同胞惨遭杀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逝去。86年后的这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第十次以国家的名义,缅怀同胞先烈,祈愿和平永驻。

举城志哀 山河同悲

13日上午8时整,纪念广场举行了升国旗、下半旗仪式。纪念馆四周竖起“国家公祭”条幅,黑底白字,庄严肃穆。

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约8000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0时01分,南京全城拉响防空警报。纪念广场上,各界代表佩戴白花、默然肃立,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与此同时,整座南京城静止了一分钟。这一分钟,汽车、火车、船舶鸣笛志哀;这一分钟,行人停下脚步低头默哀。

默哀毕,在《国家公祭献曲》旋律中,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16名礼兵抬起8个花圈,缓步行进,将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继往开来,永志不忘。”86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随后,6名社会各界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伴随着三声深沉的钟声,3000只和平鸽展翅高飞,久久盘旋在上空,寄托着对死难者的追思和对和平的无限期许。

13日上午,北极阁丛葬地、中山陵丛葬地、汉中门丛葬地等南京市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2个社区和6家抗战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有一面由百名幸存者肖像照组成的照片墙。每一名幸存者离世,对应的灯箱就会熄灭。截至12月1日,今年有12位幸存者离开了我们,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存38位,平均年龄超过93岁。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到纪念馆,就是要延续父亲走过的路,把历史记忆传承下去,把和平之声传递下去,世世代代,永不能忘。”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二儿子葛凤瑾说。今年8月,葛凤瑾成为第二批共10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之一。

13日中午12时许,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世界记忆名录碑前,全是由民众自发敬献的鲜花,路过的行人驻足哀悼。当天上午,以“文明互鉴、和平共建”为主题的2023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开展。自2017年以来,海报展已举办3届,为南京和平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十年来,从世界各地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参观者累计超过6000万人次。

继往开来 永志不忘

日前,南京大学教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生,发现并公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威廉·韦伯的个人档案,这将极大促进南京大屠杀史、东京审判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目前,张生带领的团队已经着手开展整理、翻译工作,争取将相关内容尽快公开出版。

截至目前,纪念馆2023年新征集文物史料1103件(套),包括日本上海派遣军报道部、华中方面军特务部木村中佐的《从军日志》,侵华日军《野炮兵第十二联队本部战斗详报》(部分)等在内的重要文物史料。

“即便当下阳光明媚,勿忘昔日黑暗沉沉”“历史不容遗忘,吾辈更当自强”……12月起,南京地铁云锦路、鸡鸣寺、金马路站内设置了以紫金草、和平鸽等元素构成的“和平许愿墙”。17时30分,夜幕初垂,纪念馆祭场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医护代表、师生代表、僧侣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身着素服,手捧蜡烛,为30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烛光祭”。大家小心地用手护住烛光,点点微光传递着守护历史真相、捍卫和平正义的精神火炬,照亮着和平发展的前路。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姬尊雨)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