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量来看,港股IPO市场回暖迹象显现。Wind数据显示,按上市日期计,截至6月5日,年内已有27家公司登陆港交所,同比增长35%。不过,上述公司首发募资总额仅为157.98亿港元,同比下降7.3%。>>详情
6月5日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5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0.7%,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库存指数止跌回升,销售指数则继续回落。>>详情
6月5日,全面注册制背景下首次推出的股票期权新品种——科创50ETF期权正式上市交易,我国股票期权市场步入注册制新时代。>>详情
近段时间,A股波动有所加大,一些投资者心绪跟着跌宕起伏、焦虑难安。这反映出部分资金对目前形势的认识不够清晰,甚至存在情绪上的宣泄。>>详情
近日,我国境内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上市公司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上市公司业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这份年报“成绩单”有哪些亮点?一系列资本市场的改革举措,给上市公司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结合年报,记者走进部分上市公司,感受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脉动。>>详情
据深交所网站消息,5月29日,深交所及其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证信息)发布公告,根据指数编制规则,综合考量深市公司的市值代表性、证券流动性、经营合规情况等因素,将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以下统称深市核心指数)实施样本股定期调整。本次调整将于2023年6月12日正式实施。>>详情
在A股市场持续震荡过程中,部分资金已开始大规模“抄底”。4月中下旬,上证指数开启回调走势,5月初曾经在“中特估”行情带动下短暂反弹,但不久后又延续回调走势。在此期间,部分资金大手笔“扫货”,合计有超千亿元资金“抄底”A股ETF,仅在上周就有近160亿资金净流入。 >>详情
记者29日晚间从新开发银行获悉,新开发银行当日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85亿元(人民币,下同)熊猫债。>>详情
近期,北交所股票活跃度显著提升,单日成交金额连续多个交易日超20亿元,部分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也持续回暖。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积极挖掘北交所市场的投资机遇,4月以来,4只北证50指数基金相继宣告成立,首募规模合计超过1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交所上市公司当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有较多投资机会可以挖掘。 >>详情
5月24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向全球投资者成功发行230亿元金融债券。至此,该行境内累计发行金融债券总量突破15万亿元大关。>>详情
2023年以来,多只千亿元级别的地方产业母基金宣布成立。>>详情
截至5月24日,年内ETF资金净流入量近680亿元,总规模达1.69万亿元>>详情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强势逆袭,债券型基金全面“回血”,绝大部分债基已经收复“失地”,不少基金创下今年来净值新高。>>详情
近日,财通基金、诺安基金等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其合作的基金销售机构“分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