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白皮书(2018—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总结5年工作情况。>>详情
近日,河北沧州的张大娘向本报记者反映,自己遇到了伪中医。张大娘说,前段时间,自己身体不舒服,在小区里闲谈时听说附近有个“老中医”,擅长调理,比去医院看病管用多了。>>详情
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甚至还有一些平台、个人以此为噱头引流,打造小有名气的“网红”。“网络算命”方式多种多样,收费也普遍偏高,多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半小时咨询收费高达上万元。此外,还有价格不菲的所谓“消灾物品”,其定价也远超市场同类产品。>>详情
今天(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司法赔偿案件适用请求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请求时效解释》),该解释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详情
5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发布第二批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本批案例集中呈现了检察机关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联合妇联、关工委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做法和成效,为各地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促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走深走实,推动相关制度机制健全完善。>>详情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2)》(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指出,虽然2022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会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当前仍然还存在消费基础设施适老化、无障碍建设有待提速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5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高质量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旨在推进长三角地区人民法院案例工作“一体化”、促进法律适用统一。>>详情
记者近日从公安部获悉,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聚焦执法公正,全面完成派出所等基层执法场所的办案区规范化设置,推行“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模式,截至目前,全国共建成3053个执法办案中心投入使用。>>详情
记者从公安部5月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国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重特大案件全部及时破获,实现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2%、现行命案破案率达99.8%,保持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已经成为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世界上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详情
最高法5月19日发布十大人民法院能动司法(执行)典型案例,坚持“办理典型一案,促进解决一片”,抓前端、治未病,从源头治理执行难。最高法执行局局长黄文俊介绍了本次发布的十大能动司法(执行)典型案例的特点。 >>详情
网民通过网络问政发帖投诉,是维权还是侵权?近日,湖南省湘潭县人民法院对湖南某药业公司诉萧某名誉权纠纷案作出判决,萧某被判令向医药公司公开赔礼道歉并恢复名誉。>>详情
为了掩饰、隐瞒毒品犯罪所得及其产生收益的来源和性质,费尽心思通过“暗箱操作”,将毒资分多次转入他人账户“洗白”,企图用这样的方法隐瞒非法所得。近日,湖北省保康县人民法院以被告人马某犯贩卖毒品罪和洗钱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五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详情
记者从天津海事法院获悉:该院日前妥善化解天津首例涉他国禁诉令的国际海运索赔纠纷案件,依法裁定排除涉他国禁诉令,有效维护了中国法院司法管辖权,通过能动司法促成两国企业达成和解,彰显了中国法院的国际公信力。>>详情
近日,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判决一起由民政部门提起、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撤销监护权案件,根据案件事实依法判决撤销屈某、易某监护人资格,并指定第三人马某为小花的监护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