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之战 世界减贫史的“中国奇迹”
2020-12-16 09:24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崔晓林

法治日报-法人网 全媒体记者 崔晓林

  这是压抑的年份,这是恐慌的时代,这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生存挑战。

  2020年,世界仿佛陷入“生存泥淖”,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经济持续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悲观情绪在新冠疫情的裹挟下肆意蔓延,以至于人们不约而同期盼这不祥的2020年快点过去。

  然而在中国,情况却完全不同。

  一场堪称人类史奇迹的脱贫攻坚战,在这个年份迎来决胜时刻。11月23日,伴随着贵州省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这意味着,这场消灭贫困的旷世之战,在这个冬天实现全线告捷。

  这是中国创造的又一个奇迹,是人类减贫史最应铭记的伟大壮举。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饥饿与贫困,就像掠过地球的季风,与人类如影随形。人类从远古走来,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伴随着饥饿与贫困,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进入21世纪,聪明的人类在现代文明的照耀下,把科技与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世界变得更加智能,科技的力量几乎无所不能。

十八洞村村民的新家

但世界各区域间的发展并不平衡,在非洲、拉美、亚洲等地区,一些国家的人们仍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虽然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历史、地域、环境等因素,贫困现象也一直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带领人民摆脱贫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异常坚定。2013年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就像是冲锋的号角,掀起了一场为期7年的“与贫困决斗”之战。

11月23日,伴随着贵州省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这场始于湘西十八洞村的局部战事,“战火”迅速席卷华夏各个角落,最终取得重大胜利。

布局:谋定而后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任务和最突出短板,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可以说,中国人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从未如此坚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因此尽管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减贫形势。数据显示,7年前的2013年底,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900多万贫困户、89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如何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在2020年如期脱贫?如何在短短7年时间里解决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贫困问题?这不仅考验国家的智慧,更考验着所有中国人战胜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意志。“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个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近平为确保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

2020年7月16 日,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甲甲沟村,新建的农房整齐排列,与四周的农作物形成一幅美丽图景。

那么,如何让扶贫工作做到“精准”?其中之一便是责任落实的精准度,也就是说,政策和方向有了,在执行层面,则需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于是,任务首先落实到了“五位书记”的头上,即“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调离,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机结合,把选派扶贫工作队、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作为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增强基层党组织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决突出贫困问题的能力。对分布如此之广、数量如此之多、情况如此之复杂的贫困人口,党中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开展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就业、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采取超常规举措,全方位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在2020年精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

攻坚:啃掉四块硬骨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扶贫的标准,根据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时期进行了数次调整,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整村推进”,再到“扶贫入户”,可以说,党和国家从未放松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模式,更是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从未有过,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经过了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终于向世界宣布消除了绝对贫困,正在向缓解相对贫困和乡村振兴迈进。

10年前的2010年,中国的扶贫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即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并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2009年时的扶贫线提高了92%。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把区域发展和个人帮扶结合起来,划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使得扶贫效果有效集中在贫困人口身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中国的扶贫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精准阶段”。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在湘西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此全国开启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2020 年 11 月 15 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上关街道向阳村,工人在分拣脐橙

时间到了2017年,离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还有3年,彼时,全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要脱贫。这个规模虽然只有5年前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但扶贫越到后面任务就越艰巨。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汤敏曾撰文指出,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是啃掉四块硬骨头。第一块硬骨头是深度贫困地区,即“三区三州”: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这是中国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地区,其贫困发生率高于其他地区。

第二块硬骨头是如何通过大规模移民搬迁实现脱贫。从全国来看,要想实现脱贫,就需要把1000万左右的贫困人群,从那些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搬下来。1000万百姓,这是近三个三峡移民的规模。当年在建设三峡工程时,要动员全国的力量,还在电费里面加价,一直做了十几年的工作才搬迁了120万移民。而扶贫移民的搬迁,除了移民的规模大,还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第三块硬骨头,是余下的这3000万贫困人口里,有一半左右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另外,65岁以上的老人占了这个3000贫困人口的15%以上。传统的产业扶贫模式对这些因病因残致贫的人群很难显示出效果。

第四块硬骨头是内生动力不足之人的脱贫。“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部分人状况。虽然这批人在贫困人口里面比例并不大,但是非常难处理。他们人不多,但对村民的负面影响很大。

针对这四块难啃的硬骨头,自2015年以来,全国动员近200万人进村入户摸底排查,相关部门加强数据比对,探索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共剔除识别不准的929万人,补录贫困人口807万人,提高了识别精准度,使以往统计抽样测算出的贫困数字进一步精准落到了具体家庭、具体人口,回答了贫困人口是谁、分布在哪里、贫困状况怎么样、致贫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一切都在围绕“精准”做文章。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要求,各地区别不同情况,在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分类施策上下绣花功夫,极大提高了脱贫的效率和成色。

对口:东西部协作结硕果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在宁夏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时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指我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等9省市对口帮扶陕西等12个中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

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显示,今年,东部9省市帮扶资金已经拨付到位248.2亿元,完成了协议数的109%,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9亿元。2016年到2019年,超过2万家东部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投资,实际到位投资额达7234亿元。

宁夏西吉县风貌

福建省莆田市有个涵江区,宁夏西吉县有个涵江村。

涵江村原名叫“烂泥滩”,村道脏乱差,贫困程度深。2017年,“闽宁协作”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烂泥滩”开始蝶变:砖瓦房替代了土坯房,硬化路通到家门口,家家用上自来水。“刚卖了两头牛,进账2万多元。”提起生活的改变,如今已脱贫的村民杨如仓在阳光下笑得极为灿烂。据了解,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3年增长了3倍。

“烂泥滩”摘掉了穷帽子,大家一合计,干脆,村子改名叫“涵江村”。“铭记闽宁协作成果,擦亮闽宁示范村的招牌。”驻村第一书记秦振邦这样理解。

“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在2016年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帮扶资金和项目重点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着力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还可以探索乡镇、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司司长曲天军向记者表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都属于社会扶贫的范畴,体现了中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东西部扶贫协作目前是东部9个省市帮扶了西部12个省区市,这种帮扶结对关系经过多年锤炼,是非常牢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是2019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召开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指明了工作方向。中办、国办随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使这项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曲天军说,去年2019年7月20日到目前,东部各省份的主要领导纷纷去对口协作省份进行对接,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另外,协作双方采取了“三真”的方法,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真抓实干,通过这种方式让这项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目前统计是东部有267个发达县市区与西部406个贫困县结对子,占西部678个贫困县的比例达到71%。下一步重心还要下移,重点要推动乡、村层面进行对接。

曲天军介绍,在定点扶贫方面,中央层面的320家单位,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全覆盖。另外,截至目前,中央单位派驻挂职干部652个,选派第一书记339个。从全国来说,选派了驻村干部77万多人、第一书记19.5万人,这样一支队伍是相当了不起的,对中国的基层组织建设,对定点帮扶工作乃至脱贫工作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军队和武警部队帮扶了3500个贫困村,实施了10000多个扶贫项目,这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做不到的,也是我们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感到自豪的地方。

榜样:为全球减贫做出重要贡献

在全球范围内,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印度、中国和拉美成为世界极度贫困人口主要居住国家和地区。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比重从40%降到目前的不到10%,中国做出了绝大部分贡献。中国的扶贫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按照世界银行人均日收入1.25美元的标准,1981年到1990年,中国减贫人口1.52亿,全世界减贫人口0.31亿;1990年到1999年,中国减贫人口2.37亿,而同期全世界减贫人口1.69亿。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中国减贫取得的成就,从1981年到1999年,世界贫困人口是增加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扶贫工作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同时,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2019年,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0.7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近5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14亿人民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也得到改善。能源资源消费更加集约,2019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能量为0.49吨标准煤,比2000年大幅下降38%。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展中心主席马里奥·佩兹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减贫问题上取得了很大成果,这不仅对中国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全球减贫做出贡献,中国经验可以帮助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责编 谢昱航)

(版权属法治日报社《法人》杂志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