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法制日报|我在学用《法制日报》中历练成长
2020-07-29 15:10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杨尚达

作者工作照

孩提时代,在我们边远农村山区,不是东村的张三被李四无端打伤别着劲老死不相往来,就是西村的耕牛被盗四处寻找没有着落。面对这些不法现象,我自幼立志要当警察,为民伸张正义。因此,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从湖南贫困山区的懵懂少年成长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人民警察。

在《法制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心潮澎湃、感激万分,感恩于《法制日报》在我从事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感到迷茫和困难时,对我的提携和帮助,让我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难越向前。

《法制日报》1980年8月1日创刊,我呱呱落地;《法制日报》创刊40周年,我为您喝彩、为您自豪。40年来,是您言传身教,让我知行合一;是您特色办刊,让我创新工作;是您仗义执言,让我警徽闪耀。

当初,我刚从事文秘工作时,单位领导就特意为我订了一份《法制日报》,并不时勉励我,要我好好汲取《法制日报》中鲜活而丰富的养料,以此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我一边潜心研读《法制日报》,一边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社区、乡村调研,搜集身边的点点滴滴,精心锤炼文稿,并积极向《法制日报》编辑部投稿。一开始,投去的稿件很少被采用。正当我陷入迷惘时,《法制日报》的编辑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耐心细致地为我“会诊”稿件存在的问题。聆听《法制日报》编辑老师的指导后,我更加坚定了从事写作的决心和信心。在《法制日报》的熏陶下,我立足练笔提升素质,打造精品扬警威。《回归》《我为“冤家”讨公道》《鹤城800农民争聘法律顾问》等文稿先后在《法制日报》刊发,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线办报,广接地气。《法制日报》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把办报的阵地搬到社区,《法制日报·社区版》一经发行,深受基层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在公安派出所工作中,我结合《法制日报·社区版》中报道的其他省市先进经验,有效整合警力资源,在辖区内推出了“订单警务”。该模式运作方式是居民将报警求助、业务咨询等内容以“订单”的形式提交给社区民警,社区民警以履行合同为责任,认真做好各项“警务订单”。刚开始,大家对这一新举措是否有效大多将信将疑,但不久我们通过“订单警务”成功侦破入室盗窃案件的事实,终于让居民交口称赞。

以报为媒,匡扶正义。在怀化市鹤城区司法局办公室工作时,我受《法制日报》“创平安和谐建法制社会”的影响和带动,在街头擒住一名诈骗老人的男子。对此,湖南当地媒体相继作了报道。这一行为不是我与生俱来的,而是我受《法制日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熏陶而必然形成的。

以报制导,依法治理。《法制日报》着力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普法依法治理。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我查办了一起吸毒人员盗窃案。纵观这起案件,是我通过学习《法制日报》关于社会治理的报道而增强了执法办案能力,是我在学以致用《法制日报》所提出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坚决维护治安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缩影。

我与《法制日报》相伴相随几十年,故事很多,回忆太重,收获颇丰。无论是为文还是做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法制日报》编辑老师的点滴帮助与关心指导,让我有了滋养心灵的感动、生命价值的感悟、真情无价的感激。

在《法制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不妨建议《法制日报》更名为《法治日报》,以策应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形势发展的需要,致力于《法治日报》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城东派出所二级警长)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