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性格的呐喊

专访《闪闪的红星》编剧王愿坚女儿王小莹

2021-07-29 10:45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黄倩

  ◎ 文 《法人》特约撰稿 黄倩

  提起中国著名电影编剧、作家王愿坚,相信许多读者都有深刻印象,他的许多作品被收入小学课本中,比如《党费》《灯光》《三人行》《七根火柴》《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真实地塑造了那个烽火年代的红军形象,影响了几代人。

  靠自学走上写作之路

  王愿坚1929年出生于山东诸城市相州镇,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52年,他调到《解放军文艺》工作。1956年至1966年,他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8年担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以及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篇被收入小学课本的文章外,王愿坚的小说代表作还有《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支队政委》《后代》《赶队》《珍贵的纪念品》《小游击队员》等等。1974年,他与陆柱国创作了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电影中塑造的潘东子形象至今被观众津津乐道,他参与创作的《万水千山》《四渡赤水》等电影也都脍炙人口。他善于刻画处在历史大环境背景下,个人信仰的心路历程以及个人选择在历史中的价值,他的许多作品都深刻地反映了这一主题。

  王愿坚并非专业作家,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写作。谁也不曾想到,多部作品入选小学课本的王愿坚只有小学文化,全靠自学走上写作之路。

  王愿坚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在京师大学堂读书,对几个孩子家教甚严,家里文化氛围很浓。小时候,他的哥哥姐姐上学回来给他讲学校的事情,长了很多见识,这种文化熏陶为他的文字功底打下良好基础。

  1945年,王愿坚小学毕业,当时山东被日本人占领,不得不辍学。王愿坚的小女儿王小莹对笔者回忆了父亲经历的一件趣事:那时候,学生上学必须给日本国旗敬礼,不敬礼的学生就要挨揍。父亲小时候不愿敬礼,几个孩子把打人的板子扔到茅坑里泡了再晒干,这样板子一打就断了。后来家境困难,父亲15岁就不上学了,被送到了根据地。因为小学基础打得好,每天跟着部队行军打仗的同时,他一直坚持写日记、看书。每打下一个镇子,他都要去当地逛书店、找资料。有一次在济南一家书店,他突然找到了一本《辞源》,如获至宝。老板见他爱不释手,又见他是军人就想送给他。不过,父亲说,解放军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最后老板只好收了他一块钱。之后,他就背着这本厚厚的《辞源》继续行军打仗。至今,这本《辞源》保存完好。

  勤奋执着成就经典作品

  据王小莹讲述,进入部队宣传队后,王愿坚自认条件不好,不会演也不会唱,于是开始学习写话剧。一次,他以在日本俘虏营帮厨经历写了一部独幕话剧,领导看后赞不绝口,这给他增添了极大的创作信心。之后,他又当编剧,又写快板,还被调去做新闻报道,慢慢走上了写作之路。

  知道自己只有小学文化,王愿坚比别人更加勤奋。因他的哥哥姐姐在苏联留学,受到苏联文学影响很大。苏联文学作品中好人理想、追求公平、劳动人民幸福理念等,都对他日后的创作影响深远。他一直被称为“中国革命作家”,苏联文学对革命领袖的塑造也影响着他的创作理念。王小莹说,“父亲是个唯美的人,他的作品是理想境界下的文学表达”。

  1934年至1937年,王愿坚从采访中听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王小莹说,父亲自认作为一名党的宣传员,有责任把这些故事写出来。对于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太需要让他们知道老一辈革命者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其中,关于卢春兰的故事,令王小莹印象深刻。

  山上的游击队没有盐吃,村里一名叫卢春兰的妇女组织各家腌咸菜,交给山上来的人带回去。但是,半路上经常遇到巡逻的敌人,咸菜就会被发现。敌人集合全村村民,以杀戮相威胁,要查出组织者。这时,卢春兰主动站出来承认。这个故事原型,王愿坚很有兴趣,但要将故事变为小说,就需要进行扩充和改编。

  对于初次创作小说的王愿坚来说,这着实难住了他。“我几次把稿纸铺到面前,却不得不再收拾起来,我写不出来。”王愿坚在谈写作经过时回忆道。后来,他想出了一条路:把自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经历融入红军故事,以此打通时代内外、融入情感,搭一座桥。他认为,不同的时代肯定有区别,但仍有相通之处。

  顺着卢春兰的故事,王小莹继续对笔者讲述,父亲刚参加革命的时候,被送到山东老乡家里当“儿子”做掩护,所在的大娘家里有一个小妹妹。一次敌人扫荡后,粮食被敌人喂了马。大家都饿了,大娘找出两窝头给王愿坚吃,自己带着小妹妹往里屋走。等王愿坚快吃完的时候,忽然听到哭声。他过去一看,原来是大娘把花生壳咬碎后抹在小妹妹的嘴巴上。看到这一幕,王愿坚心里着实过意不去,这窝头应该给小妹妹吃。但大娘却对他说了一句话:“只要有你们在,我们就不怕没吃的。”这一经历,便成为《党费》的其中一个情节——咬碎的花生壳变成小说中孩子想吃的咸菜。

  将亲眼所见融入进去,王愿坚觉得“故事一下子变得有了生命”。他找到了写作的窍门:“材料已经不再是听来的故事,一定要写下来。”谁也没想到,这篇处女作日后成为时代经典。

  就这样,王愿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作之路,多部经典小说相继问世。据他的妻子翁亚尼回忆,王愿坚是个勤奋的人,他深入革命根据地,几次重走长征路,访问当地群众和红军老战士、老赤卫队员。多年来,他还采访了100多位第一次授衔的老将军和九位元帅。每到一处,凡有革命历史博物馆,他必去参观,只要看到红军题材的历史资料都会记录。正是这样的勤奋与执着,成就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

  王愿坚和妻子翁亚尼相识于《麓水报》,两人在最美好的年华一见钟情,1952年结为百年之好,携手走过了30多年风风雨雨。对于丈夫的创作经历,翁亚尼说:“自己一觉醒来,常看到丈夫在灯下奋笔疾书。”。

  敬字为先,敬人敬业

  1982年,王愿坚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采访一位吃过草根树皮、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老领导时,凑巧碰到警卫员进来送参汤。因为老领导说汤凉了,警卫员就顺手泼在了外面的地上。看到这一幕,王愿坚心里久久不能忘怀,很不是滋味。他说:“现在条件好了,补的东西就多了,但是人不能只补不泻(卸),现在是该泻一泻了。”这个故事后来被广泛传播,成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由来。

  王愿坚成名后,一直坚持写作。在他心中始终有一盏不灭的灯,照亮了几十年的创作道路。调入八一厂后,他从小说创作扩展到剧本创作,其中的经典作品是1983年的《四渡赤水》。作品塑造了红军时代具有雄才大略、平易近人的军事统帅毛泽东的动人形象,真实地再现了革命领袖挽救红军于危难之中的指挥艺术。

  创作《四渡赤水》时,因为时间有限,王愿坚只能晚上下班后进行写作。该剧本由4位作者参与创作,据翁亚尼回忆,这个剧本一写就是8年。最终,该片成为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特别奖。

  除剧本之外,王愿坚还从事文学评论。陆柱国评价:“其引人入胜之程度,可以和他的小说媲美,甚至还有所超越。”

  王愿坚的创作态度严苛,但对身边的人却充满慈爱。他脾气温和、待人随和,常常教育孩子和他的学生说“你要挖井,把水挖出来,如果挖一米深的井挖了10口,不如挖一口10米深的井,这样才能挖出水来”。

  王小莹回忆父亲说,他永远以敬字为先,对外人、家人都很尊敬,人缘非常好。在1980年发表的《人·人性·人情》一文中,他写道:“文艺要写人性人情,这不是奥秘,而是常识。懂得这个常识,我们曾经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王小莹表示,父亲生在红色摇篮里,一生勤奋上进、乐于助人,志向高远、信仰坚定。

  王愿坚曾表示,他要写尽“红军英雄志”。但岁月无情,他构思多年的红军长征上、中、下三部曲成为生命尽头的遗憾。1989年底,王愿坚被查出肺癌,于1991年1月25日去世。他的大女儿王小京是医生,陪父亲走完了生命最后一段历程。王小京一直记得,在去世前一天,王愿坚还想坚持参加作家周大新的笔会,无奈当天再度发烧,迷糊中他忽然讲出一句话:“要写出性格的呐喊。”第二天,他离开了人世,享年62岁。

  王愿坚曾说过:“为革命而写作,是我神圣的使命;为革命创作而不断改善自己、加强自己,也是一项神圣的使命。” 他始终以对党的初心,融入艺术人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爱和赞颂。

  (责编 王茜)


编辑:王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