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能力在进化 从南通一年实践看城市数字化未来
2021-07-16 13:43 来源:法人网 作者:曹萌

  法治日报《法人》全媒体记者曹萌

  7月9日傍晚,江苏南通海安市大部分地区突降暴雨,并夹杂着雷暴。当日23时,降雨量最大的曲塘镇累计雨量达116.8毫米,最高风速10级以上。随后,海安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及时发出预警。该指挥中心迅速部署市交通局处理高速海安段树木倒伏问题,部署市住建局到金海国际花园处理积水问题,部署供电公司处理墩头镇断电问题等等。

  近年来,南通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其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更是其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决策部署,构建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体现。其中,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下称“指挥中心”)的成立,是典型代表。今年6月中旬,正值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成一周年之际,《法人》记者带着些许好奇走进了这颗城市“最强大脑”。

  走进南通市“最强大脑”

  记者走进指挥中心大厅,虽已是20时,但这里仍灯火通明,多位工作人员坚守在电脑前,一块块大屏上闪烁着交通、舆情等各类数据指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指挥中心是由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中心、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数字城管职责、市委政法委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同时与市大数据管理局实行“一体化运行”。

  自2020年6月19日正式挂牌运行,指挥中心运行一年来汇聚了65家市级部门、10个县(市、区)等共计5000余项数据资源,累计入库数据量260亿条,并通过“雪亮工程”和部门业务监控获取了19万路视频资源,打破数据孤岛,成功构建统一监管服务体系,让“一个中心管全域、一个号码管受理、一个APP管服务、一个网格管治理、一个平台管监管”成为现实。

  “汇聚数据的目标是让数据作用于社会治理和政府管理。”南通市委副秘书长、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党委书记李学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汇集大量城市数据基础上,指挥中心依托市、县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充分共享归集治理的数据资源,围绕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和城市运行等六个领域,建设了1张总体态势图+16张专题图,推动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融合应用,让各部门能够实时直观动态监测南通市域治理工作全貌。

  京东科技集团数字城市群副总裁赵英对记者表示,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台是京东科技集团“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具体实践。通过运用时空数据引擎、模块化时空AI算法以及莫奈可视化平台等诸多前沿科技,可让城市中海量数据高效安全“对话”,数据处理速度更快、AI算法开发效率更高、数据融合起来更安全、数据呈现更直观。

  值得注意的是,市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打造南通“好通”新样本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南通市委市政府则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结合京东科技集团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通了全南通市65个市级部门10个县(市、区)共75家单位的百亿条数据信息,将数据标准化分类、时空索引、方便查询。不但为不同场景的政务服务提供了数字能力支持,建成了全国首个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还同步建设了1个市级、10个县级、96个镇级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更在持续完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个数据畅通、部门连通、上下贯通、政策沟通、治理融通、人心相通的南通“好通”新样本。

  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陈俊对于南通治理模式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消除“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管理协同和服务协同,提升政府运行效能和企业群众满意度,对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亮对记者表示,适应数字社会需要的基层治理体系应该在授权、享数、参与、智能、赋能等方面实现整体性转型,使之能够在未来推动数字社会建设,使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数字社会带来的一系列便利,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智能化应对城市安全挑战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运行日趋复杂,新型城市发展使得城市安全面临各种挑战。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全国重特大事故发生在城市比率约为53.4%。2010年以来,全国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发生在城市的比例为75%。因此,城市安全成为市域治理的底线。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总工黄全义指出,城市安全关系到市民生命健康的底线需求,关系到城市稳定发展和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方向。在新时代,必须将城市安全与市域治理融为一体,准确把握城市安全治理的痛点与难点,探索新时代城市管理与安全运行治理路径。

  南通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家纺中心之一,这里现有2000余家危化品相关企业。此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机制不健全,共享难、发现难与协同难等问题,常常会出现在传统危化品监管过程中。

  自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正式运行后,这些问题得到了缓解。去年8月,一辆车牌为苏FXXX19的危化品车辆多次驻留在南通市某区域,驻留时间集中在工作日17时30分左右,每次驻留时长为45分钟,而该区域周边并无化工企业。

  这些呈现在指挥中心大屏上的数据信息,引起了工作人员警觉,并迅速上报。指挥中心立即组织公安、交通、应急、生态等相关部门赶赴现场。经查后发现,涉案工厂冒名购买危险化学品,并私自转移生产线,相关部门依法进行了查处。

  除危化品全流程监管外,指挥中心大数据应用场景还聚焦在群租房管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管理和新机场智慧管控等方面。截至今年5月底,危化品监管平台共发出预警信息2.6万条,发现危化品安全隐患815件,查实规模较大的危化品企业安全隐患34起,督查整改115次、刑事立案8起、行政拘留7人、查扣车辆41车次、责令停产停业22起。社会治理创新应用共产生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预警信息1515条、僵尸网格527个、重大事件漏报预警279条、社会稳定风险源预警1条。

  随着一件件城市风险事件被成功化解,其背后是指挥中心将市民热点诉求和7万多名网格员、各部门工作人员高效联动起来,通过市县镇三级联动指挥体系派单到相关委办局。在此过程中,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对跨市级部门、跨县(市)区、跨市县等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进行联动指挥;县级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实战指挥,突出统筹协调、部门联动;乡镇(街道)指挥中心则主要负责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反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对记者表示,数字社会是人与人在数字空间互动和交往,因此要在基层治理中通过数字技术提升公众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此外,还要考虑建设双向数据流动机制,使基层组织能够获得其所需各类数据,让基层治理在数据流转方面“有来有往”,而不是“有去无回”。

  丰富创新应用场景

  6月17日,在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推进会上,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单晓鸣指出,通过一年的努力,市县两级数据归集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省部级数据回流还存在一定难度。而创新应用场景也有待进一步丰富,要不断拓展市域治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去年夏天,中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长江中上游水域尤为突出。若南通收到汛情预警并且达到一定级别,市域指挥中心可立刻成为“战时指挥部”,并依托全量数据汇聚和城市操作系统的模块化组件,快速搭建创新应用。目前,系统支持对区域进行框选,会直观列出框内各类资源情况。另外,系统汇聚长江沿线、市内河道、闸站视频资源,实时掌握水情状况。基于以上,结合防汛处置预案中的指导意见,帮助领导制定调度任务,下达救援指令,掌控处置与恢复进度;通过将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引入市域指挥中心,也可直接对各关键点位船闸进行控制。

  相比于原有各条线的指挥中心,市域治理指挥中心站在更加宏观角度汇聚更多类型应急资源、视频资源,并基于三级联动体系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市资源调度和部门协同。

  对于未来指挥中心在应用场景上的拓展,李学义表示,随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对数据资源和视频资源数量、质量都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要对南通市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工作逐渐加强,将有助于提升南通市市域治理能力。

  此外,指挥中心作为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台,今后会进一步挖掘数据、知识赋能,通过多种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深挖、加工和分析,形成一系列知识,再通过这些知识助力城市管理者更好地解决各类城市场景中所遇到的问题。

  正如吉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首席负责人于君博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讨会上所说,今日的市域治理,是在以城市为中心的“视域”下,用现代化视角来分析、理解和塑造国家的未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目标,而破解现代化带来的难题,可能是中国城市对世界未来百年的贡献。

       (责编 王茜)


编辑:王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