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因“天价续订费”停用知网引热议
2022-04-29 08:59 来源:法治网 作者:

近日,据光明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一则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在网上流传。该邮件指责知网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和“苛刻”的续订条件,并表示因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目前中国知网已暂停中国科学院对数据库的使用权限。该消息再次引发舆论对知网的广泛质疑。“#知网涨价是否伤害了科研环境#”“#有关部门不能对知网争议置之不理#”等微博话题累积阅读量超4.5亿。

知网是重要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但其近年来屡因“天价”收费、版权争议、知识垄断等问题陷入争议,北京大学、武汉理工等高校都曾因知网涨价、订购费高昂而停用过知网,严重阻碍了学术资源的正常流通。舆论呼吁,应加快对知网的反垄断调查,依靠法律规范国家数据库行为等,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

舆论认为,知网存在“天价”收费、版权争议、学术垄断等问题,严重阻碍学术资源的正常流通。

目前,针对中科院因“天价续订费”停用知网一事,“@人民日报”、光明网、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等中央媒体及官方微博均刊文追问其中原委,呼吁尽快调查知网存在的相关问题。其中,“@人民日报”评论称,“知网被指借‘垄断’地位渔利并非新闻。一种商业模式屡屡冲撞公共利益,频频敲打世道人心,乃至不时打法律擦边球,确有反思必要。如何平衡商业逐利与公共利益关系,该有个说法了!”

具体来看,舆论场有关知网的质疑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认为知网存在不合理收费定价等问题。半月谈评论称,知网的收费模式存在诸多不合理。作为一个国际性知识资源平台,知网承载着国家提升学术科研水平的期望,其背后更有相关部门以及各高校的大力支持。然而,知网把持海量文献数据后,不仅对使用者规定最低消费额度,更对各高校收取愈发高昂的续订费。二是质疑知网在文献领域存在“垄断”嫌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认为,知网目前占有中国期刊数据库市场的支配地位,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滥用这种支配地位的行为。《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曾刊文指出,知网被有关部门批准为我国唯一的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其唯一性限制了用户选择使用其他数据库的自由,知网也就有了利用垄断地位肆意涨价的底气。三是严重偏离学术数据库的普惠性和公益性。人民网文章称,知网作为知识和内容的传播平台,本不应掉进“钱眼儿”里。其作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为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提供数据资源和工具,具有很强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如今的知网,显然走向过度强调盈利的一面,严重偏离学术数据库的普惠性和公益性。

舆论呼吁,加快对知网反垄断调查回应舆论关切,通过法律规范国家数据库行为等,推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良性发展。

一是加快对知网的反垄断问题调查。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先林表示,关于中国知网涉嫌垄断的问题,前几年就曾经引起过比较大的关注,国家发改委也曾启动过反垄断调查,但后来不知为何没有了音讯。2022年两会期间,有委员针对知网是否涉及垄断一事提问,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司回应称正在核实研究。当前,媒体、网民等对知网涉嫌学术垄断的质疑声不断高涨,相关部门需加快对知网的调查回应舆论关切。

二是通过法律规范国家数据库行为,实现数字学术资源的知识共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崔国斌认为,相较于管制论文数据库的价格,通过法律规制其行为更有实操性,如限制具有支配地位的数据库获得学术论文的独家使用权,限制数据库不合理地歧视不同使用者,强制规范作者稿酬的分配机制等。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宋晓亭建议,应重视论文数据库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还可尝试将数据库分为国家数据库(免费)和商业数据库(收费)来分类进行管理。

三是加强综合监管水平,依法规范知识服务行业。针对知网版权争议相关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谢文敏认为,知网版权问题是多年堆积的历史遗留问题,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整改,并将其上升至法律行为。建议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作出顶层设计,通过法律来规范、引导中国知网等学术数据库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尊重和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建议,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权利人的诉讼维权,加强监管力度。著作权主管部门等可依职权对侵权平台执行著作权法情况、获得权利人授权情况进行检查,也可以根据权利人投诉举报进行约谈,主动监管,依法纠正侵权行为。


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