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百年奋斗路”
2021-07-29 10:41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刘佳佳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刘佳佳

  回首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无限荣光。站在中国社会发展新时代起点上回望中国电影,一幕幕震撼影像飞驰而过。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电影票房连续多年以30%以上增速高歌猛进,已能够和美国好莱坞正面征战。在本土,中国电影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多年来稳居世界电影票房亚军。202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首次超越北美市场,跃居全球票房首位,成为世界电影发展的主引擎。

  唤醒电影人社会责任感

  中国电影诞生于家国危难之时。1905年,京剧电影《定军山》宣告了中国电影的开端。1905年—1931年间,涌现出郑正秋和张石川等第一代中国电影人。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一时称霸上海电影市场,后在“初代电影人”的努力下,中国电影于20年代进入第一个繁盛时期。

  1922年,郑正秋和张石川在上海创办明星影片公司(以下简称“明星公司”)。1922年—1937年间,该公司共拍摄影片200余部。1931年,明星公司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中国电影自此“开口说话”。

  作为中国早期独立电影公司,明星公司出品了很多经典作品:《空谷兰》(1925)的家庭伦理情节令人难忘;连拍18集续集的《火烧红莲寺》(1928)辉煌一时;《姊妹花》(1934)因批判社会引发轰动;《孤儿救祖记》(1923)帮助公司摆脱了经济困境。

  因《孤儿救祖记》票房大获成功,民族企业家纷纷投资开办电影公司。相关数据显示,1922年—1926年间,全国各地开办电影公司175家,仅上海就有140家。

  1932年初,淞沪战争爆发。大敌当前,唤醒民众成为中国电影人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30年代伊始,包括郑正秋和张石川在内的“初代电影人”邀请革命热血青年加入电影创作,自此中国共产党人将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搬上银幕。五四运动后,中国电影逐渐改变题材方向,走上严肃艺术的创作大道。

  1933年,著名导演、剧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洪深对中国电影作过如下总结:“这一年,中国只出品了66部影片,但已经很明显地从颓废、浪漫的题材羁绊中挣脱出来,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中国老电影中,公认的经典作品包括脍炙人口的社会写实片《神女》(1934)、《渔光曲》(1934)、《新女性》(1934)、《桃李劫》(1934)、《大路》(1935)、《马路天使》(1937)、《十字街头》(1937)、《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万家灯火》(1948)、《乌鸦与麻雀》(1949),以及制作精美的艺术电影《小城之春》(1948),专业程度很高的喜剧片《假凤虚凰》(1947)、《哀乐中年》(1949)、《太太万岁》(1947)。

  这个时代,唤醒了电影人的社会责任感,一批优秀导演,如蔡楚生、吴永刚、孙瑜、费穆、沈西苓、沈浮、袁牧之、桑弧等脱颖而出,诞生了轰动一时的明星阮玲玉、黎莉莉、王人美、金焰、赵丹、周旋、白杨、石挥,联华、文华两大电影公司的中枢地位由此奠定。这一代的电影人,将时代精神融入创作中,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

  “十七年”的飞跃发展

  1949年4月,国家电影局成立,袁牧之担任首任局长。同月,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摄竣。这两件大事,共同构筑起了新中国电影的标杆。1949年-1966年间,中国电影在学界被称为“十七年”时期。

  1951年,全国20多个城市举办了国产新片展览月,放映了《桥》(1949)、《白毛女》(1950)、《新儿女英雄传》(1951)、《翠岗红旗》(1951)等26部新片,观影踊跃、盛况空前。 《中华女儿》(1949)和《赵一曼》(1950)还走出了国门,在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频频得奖。

  1954年,中国开始引进外国电影,公开放映一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1956年,又先后举办了“日本电影周”“法国电影周”“苏联电影周”“埃及电影周”及“南斯拉夫电影周”。国际电影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各国人们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为中国电影增加了一个特殊片种——译制片。

  1957年,文化部在北京工人俱乐部隆重举办了一次颁奖大会,奖励1949年—1955年间摄制的、包括香港电影在内的69部优秀影片和481位电影工作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给电影评奖。

  1959年,中国电影迎来一个创作高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文化部从当年完成的82部故事片中选出35部参加国庆十周年新片展览月,18部献礼片脱颖而出。包括《林家铺子》《青春之歌》《五朵金花》《万水千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等在内的优秀国产影片,标志着新中国电影登上了一个新高峰。

  1962年,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在第4届法国安纳西国际美术电影节获得大奖。该片以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在国际影坛一展风采,增添了中国电影人的信心。

  1963年前后,新中国电影又迎来第二个创作高峰。《甲午风云》(1962)、《李双双》(1962)、《农奴》(1963)、《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小兵张嘎》(1963)、《独立大队》(1964)、《舞台姐妹》(1964)等一大批优秀影片集中出现在这个时段。

  “十七年”时期,涌现的优秀电影人被学界称为“第三代导演”。其中,被广泛提及的是“四大帅”和“南谢北谢”。“第三代导演”受苏联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本土戏剧传统影响颇深,对中国电影繁荣发展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影“硬件基础”在“十七年”时期飞跃发展。1949年—1965年间,全国放映单位从400多个发展到20363个,其中农村放映队9835个;电影观众人次从4700万发展到46.3。尤其是轻便16毫米放映机,让偏远乡村农民足不出户看到电影,成就中国电影业的传奇。与此同时,新中国还建立了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洗印厂、胶片厂,电影工业初具规模。

  中国电影在国际大放异彩

  十年禁锢,万马齐喑。随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电影迎来复兴。1979年,中国“第四代电影人”登场,给电影界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名词:学院派。其中,“第四代导演”以独特风格冲破中国电影创作中根深蒂固的戏剧因素,开始追求“镜头语言”革命。“大时代中的小故事”,就是“第四代导演”作品的公认标签。

  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如《小花》(1979)、《城南旧事》(1982)、《邻居》(1981)、《逆光》(1982)、《小街》(1981)、《乡音》(1983)等,打破了单一的起、承、转、合戏剧叙事模式,使中国银幕开始出现非政治化的情感影像。《人到中年》(1982)、《野山》(1985)、《老井》(1987)、《本命年》(1989)等影片关注社会问题,以现实主义手法书写社会变革中的人性力量。

  女性导演的涌现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之一,如张暖昕的《青春祭》(1985)、陆小雅的《红衣少女》(1984)、黄蜀芹的《人.鬼.情》、史蜀君的《女大学生宿舍》(1983)、王君正的《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1986),都以鲜明的女性视角独树一帜。

  与“第四代导演”并行的,还有被学界称为“第五代导演”群体。在此时期,中国电影登上另一个高峰,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世界焦点。代表作品是《一个和八个》(1983)、《黄土地》(1984)、《盗马贼》(1985)、《黑炮事件》(1985)、《绝响》(1985)、《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红高粱》(1987)等影片。

  1986年,张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获法国南特电影节最佳摄影奖;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90年,张艺谋导演的《菊豆》首开大陆电影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先河;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后再度入围奥斯卡;1992年,《秋菊打官司》获威尼斯电影节金奖。陈凯歌以《霸王别姬》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亦入围奥斯卡;1994年,张艺谋导演的《活着》获戛纳评委会奖。

  此外,田壮壮导演的《蓝风筝》在东京电影节夺魁,李少红导演的《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红粉》,刘苗苗导演的《杂嘴子》,宁瀛导演的《找乐》《民警的故事》,何平导演的《双旗镇刀客》《炮打双灯》等影片,连续在欧亚各大电影节参赛并获奖。可以说,“第五代导演”群体使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

  商业大片迎来“票房巅峰”

  随着改革逐渐深化,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向全世界开放。这个时期,进口影片分账概念被引入。1999年,中国还诞生了第一个专业电影频道CCTV—6。此外,“第六代导演”应运而生。

  相比“第五代导演”聚焦传统文化和中国农村,“第六代导演”更关注现实和城市。其中的代表作是《淹没的青春》(1994)、《冬春的日子》(1994)、《周末情人》(1994)、《头发乱了》(1995)《长大成人》(1995)、《伴你高飞》(1999)、《美丽新世界》(1999)、《洗澡》(1999)、《过年回家》(1999)、《小武》(1999)等影片。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等贺岁片,改变了进口影片的“票房霸主”地位,使中国电影票房成绩连年反超进口影片,迈入商业大片时代。

  2001年,“院线制”建设规划被提上议程。从2002年到2004年,中国建成36条电影院线,加入影院数量已达1188家,银幕数为2396块。随着此后的不断扩建,到2020年全国银幕总数达 75581块。

  迈入21世纪,中国电影发展方向更加市场化,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产、供、销关系面临重新“洗牌”。电影行业打破了国有企业单一主体,民营资本和境外资金开始涌入,模式从制片业逐步扩展到发行放映业,并呈现多元化趋势。

  2001年,华语电影《卧虎藏龙》冲进奥斯卡,斩获多个奖项。2001年—2003年间,海外、本土双重投资背景的《大腕》《英雄》《天地英雄》《手机》相继问世,其中《英雄》赢得2.5亿票房。2004年,《十面埋伏》《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及《功夫》在中国电影票房榜上分别占据了前四名。

  这个时期,中国电影洋溢着商业气息,同时兼具艺术审美,推动中国电影工业走向成熟。此外,中国电影更为成熟的一个标志是系列电影的出现,如《捉妖记》系列、《战狼》系列和《唐人街探案》系列。

  综观中国电影近年来的票房成绩,数据显示,逾10亿的国产电影超过50部。中国电影票房排名前10的电影,9部是国产电影。201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131亿,2015年增加到441亿。2018年-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连续超过600亿。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榜首为吴京导演的《战狼2》,斩获票房57亿;光线传媒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收获50亿票房,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获46亿票房,同时宣告中国硬科幻大片到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全球陷入恐慌环境下,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中国电影得以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工。去年,年度票房超过200亿,成为全球票房冠军。

  建党百年,影像中国,中国电影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百年间,中国电影传承着家国情怀、表达着民族精神面貌、诉说着民众的情感需求。见证了中国的多次蜕变,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张软实力名片。

  (责编 王茜)


编辑:王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