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企管渐成趋势
2021-07-29 10:38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史志伟

  ◎ 文 《法人》特约撰稿 史志伟

  当前,企业管理数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时代企业所面对内、外部的深刻变化,使得合规管理数字化成为必然。外部监管的数字化使企业违规行为无所遁形,例如环境监管数字化、税收监管数字化、安全生产监管数字化、反洗钱监管数字化等。企业内部信息化转型过程中,也奠定了合规风控数字化的基础,例如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库存管理信息化、供应商管理信息化、质量管理信息化等。

  数字化企管关键点

  企业数字化关键点包括,利用数字技术,改变模式(商业/管理/业务),创造价值。其中数字技术通常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借鉴相关机构核心理念,可将企业合规管理数字化定义为:是指通过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入运用,构建一个全场景、全过程、全要素、全感知、全智能的合规管理数字世界,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进行创新与重塑,助力企业业务增长或管理增效。

  对企业合规管理数字化的定义,需要强调三点:第一,企业合规管理必须要有创新思维,要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第二,要基于业务、管理的数字化,以覆盖各类场景、全过程、全要素为导向,并通过应用新技术,实现对企业合规现状的全面感知与风险预警,并支撑动态智能决策,形成合规数字世界。第三,必然是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的创新与重塑,最终目的是使得企业合规管理产生实效——或助力业务增长,或增加管理效率。

  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指要突破传统法务管理定性思维模式,转向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结合。

  传统企业法务管理思维模式,囿于专业、注重细节、关注证据,通常为定性分析,难量化,也缺乏企业顶层视角与大局观。从公司整体管理需求出发,更需要量化思维。数字化,就是典型量化思维。量化思维,因是对事物和抽象形态的数字化、标值化,所以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权衡利弊,更容易决策,更容易被企业管理层接受。因此,在数字化转型时代,法务部门(因大部分企业合规管理职责都为法务部门),尤其需要在思维模式、管理工具、数据积累等方面,有巨大跨越、甚至革命性改变,才能真正走向数字化。

  关于企业未来数字化战略要求,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已有系统阐述,如在产业数字化创新方向篇中提及的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生态体系化。如在生产运营智能化环节,提出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规模化集成应用,实现作业现场全要素、全过程自动感知、实时分析和自适应优化决策等。

  所以,企业合规管理数字化,要能满足企业未来管理数字化要求——紧紧围绕全过程(即产品研发、生产运营、用户服务全流程)、全要素(如人机料法环),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实现对合规风险的自动感知、实时预警、智能决策(即自适应优化决策)等。

  安全生产也需数字化

  对于建筑施工、房地产、电网等有施工现场管理的企业来讲,施工安全合规风险防控一直是企业传统痛点。从管理上讲,通常传统的合规、风控手段都已齐备并执行,如相关制度流程、设施设备安全用品、安全培训、人员监督等基本都到位,但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如何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对相关企业来讲是巨大的挑战。

  从表象看,问题产生因素主要包含:安全培训很难让工人避免麻痹大意;工人容易误入危险区;安监人员难以实时监控现场所有工作面,无法及时发现危险活动,预警响应速度低等。

  但其根源在于,在传统施工现场管理中,因缺乏数字化工具手段,不能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从入场、施工到离场)、全方位感知(如施工现场人员分布状况,施工人员行为及轨迹等)。因此,也不能基于现场感知结果,开展数字化合规风控(如识别工人越界行为、危险行为等,自动进行预警),也做不到全程留痕便于回溯。

  为有效解决上述痛点,南方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与物联网科技公司合作,通过施工现场管理数字化,即通过物联网技术、无界面数据采集技术、硬软结合等方式,实现对施工现场全员、全过程的实时感知与智能预警,全面提高用工安全,有效解决施工现场安全合规风险管理的传统痛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施工现场的数字化。例如,工人每次入场或离场时,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无感知采集人员信息,准确记录入场工人,并自动传输至管理平台。每次入场时绑定安全帽中的定位装置,可准确定位记录工人的行为情况及轨迹,实时反映其异常活动。

  在施工现场数字化基础上,实现施工安全合规风控数字化。例如,可根据工地实际情况,通过平台设置不同的危险区域,通过智能定位识别工人越界行为,进行安全预警提醒,如员工进入危险区域,则自动拉响设在危险区域的警报,并通过违规人员佩戴的安全头盔进行警报警示等,以达到实时动态规范工人安全施工行为。而管理层则可通过平台看板视图实时监控,精准定位工人,进行危险区域预警,如实时给违规人员对讲或电话,规范其施工行为。所有管控过程自动进行历史存档,使得过程可回溯,形成安全警示证据链。

  并且,因实现施工人员过程管理数字化,也顺带解决了工地实名制难题,以及农民工上工时间自动统计及薪酬智能计算,避免包工头拖欠工资引发群体事件等。

  该数字化实践案例,使用物联网、人工智能、4G等新技术,通过施工现场人员管控数字化,很好地解决了施工现场安全合规风险此类痛点、难点问题,实现较小投入(通常每工地设备系统投入20余万元,且可重复使用),但合规风险防控效果最大化的结果。

  投并购合规风险数字化防控

  投并购对企业来讲是一项具有很高风险的决策。

  研究表明,并购失败的关键因素通常包含五大方面,如并购战略不清晰、文化冲突、投后管理失败、不充分的尽职调查等。可见尽调不足,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主因之一。

  从法律合规风险管控角度看,在并购过程中传统法律尽调模式存在着三大缺陷:第一,缺乏对并购对象法律风险水平的量化评估,难量化风险大小。第二,缺乏对并购对象在行业内风险水平的相对量化。而相对风险水平的量化和对标,其实很重要,比如,某行业为高风险行业,属于系统性风险,进入该行业即面临此类系统性风险,但如果并购对象企业风险水平在该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则该并购对象属于较好并购标的。第三,缺乏对并购对象未来发生重大法律合规风险概率的量化。而重大风险发生概率,可很好地辅助领导决策。总之,此问题主要根源就在于——法律尽调过程中未利用数字化工具,尽调结果也未实现数字化。

  某央企集团公司将企业法律风险预警平台集成于其企业大数据智能风控平台,针对集团500多家企业进行法律合规风险的动态预警监控,提前甄别、预警有重大法律合规风险隐患子企业。

  在开展投并购业务时,集团公司基于法律合规风险预警平台,可充分利用数字化合规风控手段,量化测评并购对象的法律风险水平、横向对标其相对风险水平、明确未来其重大法律风险发生概率,形成法律风险量化尽调报告,以支撑公司相关决策。

  并且,集团公司在收并购管理规定中,也明确量化收并购相对风险偏好度(风险阈值),以支撑收并购决策。例如,经评估,并购对象相对风险水平属最高的20%,则规定不能进行并购。

  该数字化实践案例,使用评估模型、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通过对法律尽调结果的数字化,很好地解决了投并购过程中合规风险痛点、难点问题。

  合规管理数字化是合规管理落地的必由之路。合规管理数字化有两大关键,其一,要创新思维,发挥定量思维模式优势;其二,要站在未来看现在,规划改进提升路径。最终,通过数字化给合规管理赋能。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企业法务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 惠宁宁)


编辑:王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