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察故事
2021-01-20 09:17 来源: 法人杂志 作者:李韵石

法治日报-法人网 全媒体记者李韵石

中国有了自己的“人民警察节”

有这样一个群体,夏日里他们站在温度高达50度的柏油路上指挥交通,冬日里他们为打击犯罪蹲守在寒冷的汽车里;当狂风暴雨来临时,他们是人民的避风港,当危险临近时,他们是人民的守护神;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他们和医护工作者一起,为人民的生命健康筑起钢铁长城。

他们就是可敬的人民警察。每一位警察身上,都有着难忘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着他们在警旗下的誓言。1月10日,中国迎来首个人民警察节,记者的专题采访中,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一段段感人的经历,都在告白:人民警察无愧于这一崇高荣耀。

社区里的“文姐”

“你好,店长在吗?我今天来看看你们的测温和访客登记情况。”说话的人叫文琦,是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北苑派出所的一名女民警。2000年她从北京市人民警察学院刑事侦查专业毕业,带着“警察梦”参加了公安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1月6日,北京迎来了2021年最冷的一天。上午10点半,记者在万达社区警务室(巡逻警务站)内等候,屋外北风呼啸。一会儿,出警的文琦回来了,强劲的北风吹着她那弱小身躯,她没能直线进入警务站,而是走了一个弧线。

▲执勤中的文琦   李韵石/摄

“您好,我一会儿要去检查商场的防疫情况,你们在1号门等我。”刚进警务室的文琦在和记者见面后,连口水都没喝就带着记者去辖区重点区域检查疫情防控情况。

文琦所负责的社区包含着通州区的地标性建筑 “通州万达广场”,她每天的工作,大都围绕着万达广场展开。一进入商场,文琦便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本子,上面记满了各种信息。据了解,这个商场总建筑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拥有800家商铺,疫情前人流量大时能够达几万人,每年的接警量超3600件。对于她手上的小本子,文琦告诉记者,每个店铺都有每个店铺的问题,光靠脑子记是记不住的,基本上每一个月她都要用两个本来记录这些情况。现在像万达这样的商场是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她每天都要在这里巡查4次,确保没有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底层的手机店、二楼儿童城、三楼的电影院,还是四楼的小餐厅,文琦都很熟悉,她甚至可以叫出这些店铺负责人的名字。对此,文琦告诉记者,万达每层都有一个微信群,而她则在每一个群里,目的就是为了及时掌握各店铺的情况。加上平日的巡逻检查,现在她熟悉万达的每一家商铺。

文琦告诉记者,刚到万达执勤时有很多细节都需要自己去了解,为了更好地掌握万达广场各商户的情况,她就把万达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商场一开门她就准时进入进行走访,直到闭店才离开。在这段时间里,她逐个楼层逐个店铺,里里外外地转,甚至连厕所都不放过,在那段日子她的微信步数长期在朋友圈霸屏。

接手万达广场之后,文琦就给自己立下了规矩:既要助民,更要执法,所以对于商户而言,她是乐于助人的“文姐”,也是严格监督的“文警官”,但她从未奢望过在商户能百分百认可第二个身份。当记者询问原因时,文琦解释说,每天处理的都是群众的急事、商户的琐事,虽然有时问题很小,但都是切身的利益,角度不同,想法也就完全不同。“为了让大家认可我,认可我的工作,我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公平公正,要对得起我的这身警服。”

作为一名女警,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多少会感到委屈,然而群众的一句话让这些委屈全部烟消云散。那是2019年的国庆节,一位老奶奶走失无法找到家,在大家都想纷纷施予援手的时候,老人拒绝了,当时老人只说了一句话:我想找警察,我只相信警察。当文琦静静地给讲到此处时,原本总是开朗微笑的文琦眼里也有点激动的泪光。“当时我就拉着老奶奶的手站在她的身边,她看谁都紧绷着脸,只有看到我的时候会轻松地微笑,我知道老奶奶信任我的原因是我身穿警服,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我的这些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现在的文琦作为万达商务区的第一任社区民警,特殊的岗位让平凡的她有了不平凡的责任。她用脚步丈量万达广场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换取广场群众的每一分理解。从当初的出入境管理总队,到现在的社区民警,从机关到基层,从一个文案人员到成为社区群众的“好女儿”“好姐姐”“好阿姨”“好警官”,文琦的转变令她自己充满了自豪。

西南大门的安全卫士

在北京的西南方向,有一条高速公路被誉为“中国公路建设的新起点”,它就是京港澳高速(原名京石高速)。该高速在北京区域内起点为三环路六里桥,终点房山琉璃河,全长45.6公里,而地处京港澳高速进京5.3公里处的兴礼公安检查站可以说就是首都的西南大门,这里是由南向北入京最主要的检查站,也是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房山交通支队燕山大队副大队长唐士坤奋战的地方。

▲唐士坤(左5)组织的青年突击队

1月7日早上6点,北京南郊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19.5℃,这是1966年以来最冷的清晨。在兴礼检查站,呼啸的北风吹着检查站嗡嗡作响,而执勤的民警早已经工作在一线,虽然戴着厚厚的口罩,但他们的声音还是有些发抖。

记者看到,身高一米九、体重超过200斤的唐士坤在狂风中走路也有些蹒跚。“你好,我是房山交通支队民警,请你配合检查。你下来把衣服穿好,下面冷,把你的证件先给我,我登记一下。”此时,唐士坤在检查站内对进京的相关车辆进行登记。面对唐士坤的提醒,快递车司机赵师傅非常感激,他对记者说:“我经常跑这条道,这里的检查很严,但是很人性。天气这么冷,他们在大风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据唐士坤介绍,兴礼检查站平日的车流量在1.2万至1.6万辆,由于疫情原因,今年元旦期间的车流量有所下降,但车流量也保持在日均8000至1万辆左右。“因为北京已经建议非必要不出京,所以今年车流量没有出现集中出入京的情景,我们的工作还相对轻松。但我们也做到了逢车必检,逢人必检。每天检查的人数在3万人左右。”

在与唐士坤的交流过程中,记者了解到,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唐士坤就主要负责京港澳高速公路兴礼检查站车辆排查防控工作。作为首都西南大门,兴礼检查站车流量最大,疫情防控压力大,任务十分艰巨。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一个月没有和家人通一个电话,不是不想是真没有时间。忙起来的时候并不知道累,只有休息的时候才会感觉疲惫。但想起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我的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唐士坤说。

据记者了解,2019年11月,唐士坤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子,本该借春节与家人团聚的计划由于疫情的原因不得不取消,当他走上兴礼检查站担负起执勤任务时,他的孩子还不满3个月。

从去年1月23日起,兴礼检查站就启动了最高等级防控方案,当时还是警长的唐士坤以身作则,第一时间成立唐士坤青年突击队,24小时在岗在位,持续作战,严防输入性疫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这一干就是100个日夜没有回家。对此,记者采访了唐士坤的妻子,她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我们都很担心唐士坤,毕竟他要面对面与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接触。但是我们从未有过埋怨,更多的只有嘱托,因为他是一名警察,这是他的工作,是他的职责。” 当记者将这段话告知唐士坤时,他笑了,而且笑得很坦然。记者知道,这份坦然是他对身上警服的坦然,他没有辜负这身警服,没有辜负他当初的誓言。

战时不惜命的刑警

“日日夜夜,用忘我兑现承诺,无怨无悔,用爱心陪伴这风雨人生……”这是警察刘振的手机铃声。

作为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刑侦支队街头案件侦查中队队长,刘振每天都与犯罪分子作斗争。在采访过程中,刘振告诉记者,在他从警的20年里,最令他难忘的不是个人获得15次嘉奖和两次三等功,而是人民群众感谢他时那一个个饱含热泪的激动眼神。

2018年1月,通州区多个小区接连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穷凶极恶,同一小区一天时间就盗窃七八户群众,一时间周边群众陷入了恐慌当中。刘振所带领的专案组接手案件后,连夜组织队员对案情进行梳理分析。刘振发现,嫌疑人是采用暴力手段破坏密码锁后进入室内实施盗窃。通过分析并案,他认定这是全国首例“破坏密码锁系列盗窃案件”。

▲刘振在办案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破案,追回群众的损失,刘振带领组员不分昼夜查看监控录像,吃住在小区的监控室内,长时间紧盯视频的组员们熬红了双眼。在查看了上千小时的视频录像后,终于掌握了嫌疑人体貌特征和作案规律。

没有任何休息的刘振和战友们,连夜驱车赶往河北,一去就是半个月,一举将这个有重大影响的系列入室盗窃案件成功告破。当小区物业和被盗群众将锦旗送到他手中时,他微笑地说道:“警察抓小偷是天职,不把老百姓丢的钱找回来,我自己都没法跟自己交代,没法跟这身警服交代。”

战时不惜命,平时难顾家,是刘振工作的真实写照。在刘振的包里常备着止痛药、消炎药、止泻药等应急药物。对此刘振解释说,刑警的很多工作都是紧急的、临时的,甚至前一分钟刚接到电话,后一分钟就奔赴在去外地抓捕的路上。“大多刑警都有胃病,我也一样。因为在办案过程中没有机会去按时吃饭,有时水是凉的,饭也是凉的。”刘振的同事告诉记者,在一次蹲守过程中,刘振出现低烧、乏力的情况,就是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坚持了6天,直到晕倒在监控室,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他得了急性肾炎。

作为一名刑警,刘振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打击能手,可对于家庭,他却无暇照顾。他的父母上了年纪,身体不是很好。妻子由于长时间见不到他,担心他在执行任务时出现意外,也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常常独自坐在窗前哭泣。

作为儿子,他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心;作为丈夫,他不能令妻子安心;作为父亲,他不能呵护孩子长大,这或多或少有些遗憾。但当记者问刘振是否后悔成为一名警察时,他坚定地告诉记者:“当我穿上这身警服后,就告诉我自己,作为一名刑警,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退缩,因为我身后已不再只有自己的家庭,而是众多家庭;我身后不再只有我的父母妻儿,而是众多需要帮助的老人与孩子。打击犯罪,是我的职责,守护一方平安是我的使命,对此我从不感到后悔。”

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