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明律师:一位转型“公诉人”的无讼辩护之道
2021-04-25 10:52 来源:法人网 作者:彭飞

法治日报-法人网 全媒体记者 彭飞

2021年3月的一个下午,广州银行大厦10层的广东蕴德律师事务所,收到一封来自某检察院的EMS邮件,里面是一张不予起诉决定书,一位17岁少年的命运因此得到了救赎。

数月之前,刚刚辍学不久的少年,入室抢走邻家手机后被抓。少年的父母找到了广东蕴德律师事务所主任林志明律师。在林志明的代理下,少年取得受害人谅解,获得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并重新回到了校园继续接受教育。

这起“辍学少年抢劫案”,在林志明代理的诸多不起诉案件中比较有代表性。

15年刑事辩护生涯,林志明代理过一件又一件“取保候审”“不起诉”“撤回起诉”“免予刑事处罚”“无罪”等值得回首和总结的经典案例。凭借于此,他在人才济济的华南法律服务市场谋得一席之地。

2020年6月,林志明获得“2016-2019年度广州市优秀律师”荣誉。该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从全广州市一万七千多名律师中选出十人,其中只有两名刑辩律师。半年后,林志明又获得了“2017-2020年度广东省优秀律师”荣誉。

同年10月,林志明当选为广州市律师协会经济犯罪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维护律师执业合法权益工作委员会主任、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中心副主任。


林志明律师 受访者供图


不予起诉背后:巧妙沟通改写少年命运

林志明的办公室并不是很大,一侧墙壁上悬挂着一款老式军绿色检察官制服,紧贴着落地玻璃窗的木架上,摆满了各类绿植盆景,窗外高楼林立。办公桌一侧的红木长桌和对面的书架上,则摆满了各类荣誉证书、奖杯、奖牌。

“我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位有担当的律师,大律师、名律师并不是我的追求。”2021年3月的那个下午,《法人》记者与林志明围坐在他办公室一角的茶桌边,漫无边际的畅聊了数小时,这位前检察官、现优秀律师思维敏捷、性情爽朗,知无不言地回答着各类问题。

助理将检察院的那封不起诉决定书送到林志明办公桌时,我们正聊得投入,他简单介绍了这起在案件移送法院之前便辩护成功的经典案例。

“太不容易了,一会儿可以发个朋友圈‘凡尔赛’一下了。”听完林志明律师对该案的介绍,记者开玩笑说道。

“不会不会,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案件太多了,已经不足为奇了。”林志明平静地说。

从法律专业角度来看,这起案件定性几乎毫无争议,对律师而言亦无多少辩护空间。争取得到受害人谅解,劝少年认罪认罚,最终也许能够获得缓刑。但如果完全认定无罪,也极有难度。

少年的父母常年在广州打工谋业,对孩子疏于管教。找到林志明时,他们脸上的自责、沮丧与无助,让林志明决定亲自代理、无偿援助这起略显特殊的刑事案件。

在多次会见被告人之后,林志明团队明显感知到少年发自内心的懊悔与愿意重新做事、做人的决心。见此,林志明及时调整了辩护方向:尽力在案件检察阶段争取到不起诉决定,这样对少年、对家庭、对社会可能是最好的结果。

随后,林志明多方协调,为少年找到了愿意接收他的学校,又尽力帮少年取得受害人家属的谅解,并积极予以赔偿、道歉。

万事俱备之后,林志明积极主动与本案检察官进行数次沟通。林志明表示,这起案件发生在少年辍学不久,终日无所事事,且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无人管教的背景之下,其主观恶意不大,并且在被抓之后,少年深感懊悔,发自内心希望获得改正的机会,并愿意重新回归校园。

经过沟通,检察官又多次与少年谈话,鉴于有学校愿意接收少年等一系列事实,综合考虑,决定对少年作出不起诉决定。

检察官经历:既懂进攻又懂防守

作为曾经有十年检察官经历的资深律师,林志明深谙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之道,“对于刑事案件而言,移送审查期间,同样是辩护人发挥价值的黄金时期,而不仅仅是等到法院开庭时。”

1996年7月,从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本科毕业的林志明,进入了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三年公诉、七年反贪”,一待就是十年。在日复一日的侦查、起诉之余,林志明不断总结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和办案心得,笔耕不辍,在《检察日报》《检察官学院学报》等专业报纸和期刊杂志上多次发表文章,并以卓越的业务能力获得了“广州市优秀公诉人”“广东省优秀公诉人”等荣誉。

2006年,从广西百色市挂职锻炼回到广州后,林志明觉得检察官职业已经很难再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广州某个炎热无比的夏日凌晨,林志明在经过几个小时独处和思考之后,给自己选择了新的挑战:放下铁饭碗,转而成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

“如果说,检察官的思维在于保证法律推断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刑事辩护律师的思维则在于证明检察官的指控主张不能成立,或者不一定成立” ,林志明律师向记者笑言,转行成为一名律师让自己从一个“进攻者”变成了“既懂进攻又懂防守的人”。

凭借在检察机关积累的经验,林志明将不少棘手案件在检察环节“攻克”。2012年,身为某地公安局副局长(在职)的崔某,因涉嫌诈骗、赌博被立案调查并被公诉。林志明介入该案后,通过扎实充分的阅卷分析和庭前准备,在该案公开开庭审理过程中据理力争,终于使检察机关意识到无法将被告人崔某入罪,遂以事实、证据发生变化为由,主动要求撤回起诉,被告人崔某最终无罪释放,恢复公职。

2018年,身为某省属国有企业高管的被告人林某某,因被他人举报在一项工程中涉嫌贪污公款而被立案调查,依据检察机关认定的犯罪数额和法律规定,其法定刑期应当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林志明介入后,通过细心的阅卷和听取被告人意见,发现指控其贪污事实的关键情节在起诉时仍然处于不确定状态,于是向司法机关提出为被告人林某某申请取保候审并得到批准,林某某暂时获得自由。随后,案件经历多次补充证据和三次庭审,检察机关终于在立案侦查超过三年后向法院请求撤回对林某某犯贪污罪的指控,经法院准许,被告人林某某无罪释放。


林志明律师给广州刑事律师授课 受访者供图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精品律所的探索与实践

十五年刑辩,林志明充分验证了此前十年检察官的经验价值,并赢得了刑事圈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和当事人好评。

2016年,离开华南地区某大型律师事务所后,林志明创立了广东蕴德律师事务所。短短四年时间,蕴德律所从一个只有三人的小团队,迅速成长为一家拥有38名优秀执业律师、60名员工的精品律所。

林志明创办蕴德律所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而通过‘传、帮、带’最能把自己的经验和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林志明对所有加入蕴德律所的年轻律师都有三条最基本的要求:第一要对自己负责,刑事律师的第一堂课不应该是如何赚钱,而是应当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如何做好风险防范;第二要对律师职业负责,新执业律师在通过律所考核委员会的单挑能力测试之前都不能够独立办案;第三要对客户负责,对案件质量的要求必须做到当时状况下的完美,每个案卷至少要看三遍才能确定初步意见,案卷中的任何一张纸片都不能放过。

“有罪的人不能放过,无罪的人不能出错,你错一个字可能就是别人的下半生。”林志明的“偏执”也得到了回报,2020年10月中旬,在广州市律师协会第十届专业委员会选聘中,经过严格资格审查,广州蕴德律所的10名律师在8个专业领域入选。而最让林志明引以为傲的是,自己曾经带过的助理,目前都已独当一面,有的更是成为新律所的合伙人,开始自己带徒弟。

“从事律师职业多年,林志明始终对法律保有一颗敬畏之心,对专业质量无止境的追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蕴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之一张卉律师告诉记者,林志明“专业且执着”的工作风格,凝聚了更多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共同铸就了蕴德品牌。

由于业绩突出,2016年-2019年度,林志明连续四年被广州市律师协会授予“年度业务成果奖”和“年度理论成果奖”。有些律师同行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刑事业务或是因为刑事案件疑难复杂时,往往会建议当事人“可以去找林志明律师试试”,甚至会带着当事人家属找上门来。林志明坦言,自己的刑事业务当中,有接近一半来自于同行的无私推荐。

鱼干故事:收不到律师费、收到鱼干也行

在蕴德律所流传着一句玩笑话,“如果你收不到律师费,收到鱼干也行。”

这句话背后,是林志明刚转入律师行业不久发生的故事。

有一年,一位在广州批发市场拉板车的湖北籍中年务工男子,在马路上拖着一车的货物逆向行驶,突然被一辆疾速行驶的汽车撞上,男子当场死亡。由于死者本身是在机动车道上逆向行驶,对于死亡结果也负有一定责任,所以刚开始的理赔工作并不顺利。无奈之下,家属经律师同行介绍,找到了林志明。

林志明深知这起案件的棘手,而且肯定也赚不到多少钱,但他还是决定在不收取任何前期费用的情况下接手。果不其然,多次谈判中,肇事方一直表现强势,但林志明毫不服软,在不急不躁的几番消磨之后,终于在“情理法”三方面都说服了对方,死者家属最后依法拿到了28万元补偿。

一周后,家属处理完后事,主动来到律所,将准备好的4万多元律师费支付给林志明,被林志明婉拒了。几个月过去,临近年底,当事人家属突然出现在律所,并带了一挑子的鱼干,大约有三四十斤重,他们专程从湖北老家坐火车赶到了广州,就为感谢林志明在特殊时期给予他们的无私帮助,于是律所里便有了“如果你收不到律师费,收到鱼干也行”的美谈。

林志明律师也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二十多年前,大学毕业的他,孤身南下融入海纳百川的羊城广州。如今,他的日子逐渐改善,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初心。

自转入律师行业以来,林志明始终积极投身各类公益事业。他要求蕴德律所,除了司法行政主管部门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之外,每年还要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案子不收取任何费用,以帮助一些付不起律师费用的弱势群体。“对我们来说,这些案件虽然也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但对于援助对象来说更是雪中送炭,也许我们加加班,别人的生活甚至人生就会因此发生改变。”林志明律师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林志明及其团队到基层一线提供的公益法律服务已达3900余人次,解答乡村、社区群众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直接参与调处矛盾纠纷200余宗。此外,还参与处理群体性、敏感性涉访案件20件,中央巡视组督办的涉及劳动争议、土地开发、物业管理等重大疑难信访案件4宗,举办法制宣传或法律讲座百余次,受众超过4万人。

此外,林志明还带领律所同事,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资助藏区大学生四年学费和生活费开支,为孤寡老人联系白内障手术的医院和支付医疗费等。至今,林志明和他的同事们已连续四年获得广州市律协授予的“公益爱心奖”。

“现在,我们偶尔也会收到从各地寄来的礼物,有时里面还有感谢信。这些东西也许并不值钱,但这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激励着我们继续走下去。”提及这些细小的感动,林志明律师难掩自豪之情。

  (版权属法治日报社《法人》杂志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