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再“雄起”
2021-02-23 09:32 来源:法人网 作者:李辽

法治日报-法人网 全媒体记者 李辽

“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凭窗西眺所看到的雪山之景。1000多年后,住在成都温江区的人们不仅可以远眺青藏高原东缘连绵不绝的雪山,还能见到成雅铁路上飞驰的动车。这幅画面,展现的正是“长江经济带”上游成渝城市群的独特一角。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为双中心向四周辐射,包括重庆市的27个区县以及四川省的成都、泸州、宜宾、绵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自古以来,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人丁兴旺,百业兴盛,物质富足,历朝历代都是西部的钱粮重地、政治经济中心。而渝地重庆,依山而建,傍水而修,这里的巴人以勇猛善战、敢为人先闻名。

双城抱团:现代工业基础注入

回溯历史,成渝经济曾有过难以尽数的高光时刻:唐朝安史之乱之后,长江流域经济地位上升,“扬一益二”体现了成都平原绝对的经济地位;北宋时期,成都诞生了信用货币交子,早于西方1000年;南宋时,四川人口曾经达到1000多万,成为整个王朝重要的倚重;即使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后,四川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地位,从清朝沿袭明代专设四川总督可见一斑(其他多是两省设一总督)。

成都平原相对富庶,四面环山、远离海洋;重庆地势崎岖,极具战争防御优势。因此,在抗战时期,川渝一带作为大后方,承接了沿海内迁的大批工业,担负起了腹地工业重镇的角色。

1954年,重庆连降三级划归为四川省管辖的地级市。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党中央提出了“三线建设”口号,将生产力布局进行了一次由东向西的大转移。四川作为核心区域,沿成渝、宝成、川黔、成昆等铁路干线和长江、嘉陵江、渠江两岸展开布点,建设了以航空、电子、机械、核工业为主的川西(成都)工业区。以钢铁、造船、常规武器等为主的重庆工业区,以煤炭、机械、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川南工业区,以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为主的攀西工业区,实现了相对均衡的工业布局,川内长江沿线城市都被工业化的红利惠及。

改革开放后,重庆在“三线建设”中建立的国防工业生产体系,在军民结合转轨中发挥了巨大潜能,形成了摩托车、微型车、汽车等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对振兴四川经济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在对三峡水利工程水位论证的过程中,重庆建议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提升30米,以便万吨级船队可以由武汉直达重庆,使长江真正成为连接华南、华中和华东的黄金水道。这一变化,巧妙地使重庆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间接促成1997年直辖市花落重庆,对于这座“三为国都”“两次直辖”的城市来说,是久违的“回归”。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三峡移民,更着眼于西部大开发。由于重庆坐镇长江经济带西翼、大西南东端,凭借当时强劲的势头和前沿位置,为相对封闭的西部打开了一扇连接长江中下游,甚至中转上海、广达世界的大门。

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两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成渝城市群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曾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使省内历史悠久的企业攀钢、五粮液、长虹等提升了其国内知名度和竞争力。

基建先行:蜀道不再难

成渝城市群在历史上经济成就斐然,近几十年来又长期处于国家政策腹地,重工业基础雄厚,轻工业伴其左右,但如今以成都为龙头的四川GDP总量却排名全国第六。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悬殊?相信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观察地形不难发现,四川盆地北面是秦岭,东面有巫山,西南为横断山脉,长江支流岷江流经成都。古代四川通过航运沟通外界,输出产品,水道畅通是其城市影响力的关键。但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大量伐木、大兴基建,忽视了环境治理与保护,使川江流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川江航运几乎瘫痪,岷江的大量支流常年处于断流的状态。失去成本低廉的水运优势后,这里的工厂即使能造出优质产品,也一定会在激烈竞争中被逐渐边缘化。

上个世纪90年代,长三角、珠三角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打造了产业集群,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人口,四川一度成为人口流失大省,经济增长乏力,成为长江沿线的薄弱环节。如今,为重新撑起长江经济带的“腰杆”,川渝正在规避水运劣势,逐渐完善现代轨道交通网络、航空网络,打通长江上游城市血脉,辐射东南亚与中东欧。

以这两年成渝城市群的建设为例:2018年12月,成雅铁路的开通,使成都平原对川西、甚至西藏东部地区的辐射作用大幅增强;攀枝花市米易县经昆明直达成都和重庆的动车也即将于2021年上半年开通,届时将实现攀枝花与云贵川渝4省份各城市的动车直达,川西南、滇西北的交通瓶颈将被突破;已经破土动工的成达万高铁建成以后,成都至上海、北京的铁路时间将缩短至7小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与长江中游、长三角城市群以及京津冀经济区实现高效便捷连通,真正形成“轨道上的城市群”。

国际交通网络方面,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用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内地第三座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从西南腹地跃升为“一带一路”国际枢纽中心,成为中国泛欧、泛亚的西部国际门户;2021年,成都、重庆两地同时发出了中欧班列(成渝)号首趟列车,当天,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智能家电的两列中欧班列一路向西,分别到达西欧、东欧的交通枢纽中心德国和波兰。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Y形连接点上,渝新欧、长江黄金水道、航空构成其综合交通优势,将把重庆打造成内陆开放高地。

虹吸效应:均衡发展撑起“第四极”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从2013年开始,中国人口增长开始转向,成都和重庆两地人口新增规模在全国城市中领先,这两个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合计每年增加近50万人口,未来有望成为中国人口流向的新目的地。

两地持续人口聚集,人口红利明显,与这些年成渝城市群之间公路、铁路交通建设的完善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源于两地经济的重振和产业规模的扩张。在热烈的呼声中,成都以经济、旅游、交通、文化、商业的全面铺陈,位列“新一线城市”之首,而重庆则是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并且刚刚完成了对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州的超越。

在最新出炉的2020年中国城市GDP排名中,“上北深广”首次变为“上北深重”。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使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目前来看,成渝城市群已形成以汽车、电子、医药等为支柱的制造业优势产业体系,全国性龙头企业诸如京东方、药明康德、宁德时代均在成渝地区建成产业园区。

如今,成渝双城提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均由成都高新区主导建设。如今的成都高新区,已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热土。截至2020年8月,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各类企业超14万户,科技型企业超5万家。

看未来,成渝城市群工业体系健全,拥有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重大装备制造业基础、航空工业基础,以及正在快速发展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甚至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也应有尽有,这一地位别的区域无法替代。

与中东部地区多数城市群不一样,成渝城市群除了成渝双核,其他“次中心”的确未成气候。截至去年底,除了成渝,市辖区城镇常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只有泸州、绵阳、南充、自贡、宜宾、达州。经济体量方面,GDP 2000亿元以上的城市,只有德阳、宜宾、南充、绵阳4座。其中最高的绵阳也仅有2300亿元。这种状况,不仅是“中部塌陷”,更准确说是“有峰无山”,在全国所有城市群中,也堪称特例。由此可见,作为两核的重庆和成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也正是因为几乎没有“中间地带”,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成渝之间还存在着背向发展的问题。好在近几年,这种趋势有明显改观。

重庆以科学城布局为标志,向西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朗。在这个方向上,重庆与内江、泸州、宜宾、遂宁等的合作,实际上就是城市群内部的一种连接;成都2017年明确提出“东进”,从代管简阳、修建新机场,到打造淮州新城、简州新城,相关动作幅度不可小觑。

“成渝两核”的相向而行,对于推动成渝城市群“合体”是决定性条件之一。但是,首先还是服膺于两个核心城市自身发展需要,即“目的在于打开新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为了靠近而靠近”。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发展条件、经济基础最好的两大城市,成都和重庆的快速扩张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虹吸效应”。城市群内,其他城市过于弱小,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成渝城市群中经济实力排名第三的四川绵阳市,仅勉强进入2020年全国百强市,排名第86位。两城人口的大量涌入,也使成渝地区一谈人均GDP便“原形毕露”。

在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历程中,加大对成都、重庆之外城市的产业转移,更为均衡地提升片区整体实力,才能让成渝城市群真正连成一片,撑起中国经济“第四极”。

本文刊载自《法人》杂志2021年2月第204期封面故事栏目

  (版权属法治日报社《法人》杂志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