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专供”“军中茅台”“后勤特供”……近段时间以来,多家媒体曝光了一些不法企业打着“特供”等旗号制售假冒伪劣酒品的现象,一瓶成本价只有数十元的普通酒品,只要印上“特供”等字样,价格立马扶摇直上,卖到上千元。相关报道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打击治理“特供酒”的关注。>>详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把依法平等保护原则融入司法政策、落到个案办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用法治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要求司法机关找准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详情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下发2则特殊的监管函,针对上市公司投资者服务电话无人接听情形。监管函显示,2家上市公司均在深交所督促提醒做好投资者管理工作后,仍存在无人接听投资者服务电话的情况。为此,涉事公司董事会秘书及公司获监管警示。>>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第四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这些案件所涉植物品种既有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也有辣椒、甜瓜、大豆等经济作物,其中多起涉及植物新品种侵权案。>>详情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0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一件涉及以探店视频形式违规发布涉食品安全广告,引发了公众对探店等新业态如何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关注。>>详情
近几年,网文、网剧、网游等新载体,承载着东方神韵,在全球刮起“中国风”,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它们整合并创新文化表达模式,通过主动传播与融合叙事的海外输出,向全球青年群体展现着绚烂多姿、立体丰富的中国形象。>>详情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起涉及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司法保护的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涉及校园配餐。针对某餐饮管理公司配送的午餐造成18名学生发病的违法事实,法院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对其予以严惩。>>详情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屈晓东认为,优环境,就要强法治。要以法治化思维和法治化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从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详情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与所有新兴行业一样,微短剧行业也必然会经历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规范的过程,低劣的内容、引流的噱头终将被市场淘汰。目前来看,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微短剧从业者将在规范化的道路上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详情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万亿“新”蓝海,可从“旧”中来。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各司其职,“放错位置的资源”方可实现更大的价值。>>详情
近日,一家动辄排队数小时的网红瑞士卷进京,品牌迅速在社交平台上走红,不乏出现排队时间长、出餐效率低、黄牛加价乱象等吐槽,让不少消费者直呼“饥饿营销”。>>详情
3月14日,杭州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通知》,从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优化二手住房限购政策、优化增值税征免年限、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详情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多年来,已全面实现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形成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最优先选项和最鲜明的标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详情
近期,针对个人住房贷款,不法中介再度打起了“转贷降息”的歪主意。2月20日,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25个基点至3.95%,存量房贷利率也将顺势下降,但由于存量房贷利率的重新定价通常以年为单位,例如每年的1月1日或者贷款发放日,这意味着,部分借款人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享受到更低的利率。不法中介正是瞄准了部分借款人急于降低房贷利率的心态,借机牟利,误导借款人将房贷置换为利率更低的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俗称“转贷降息”。>>详情
城市治理不但要体现工具化共享和信息化共享,更重要的是突出价值共享,促进居民之间的观念相和、公共治理的相融。“向前一步”,传递着为民服务的主动性与责任心。当大家直观感知自己“被看到”“被倾听”“被重视”,这样的参与感,本身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不断拉近民生政策与广大市民的距离,引导千家万户与公共目标同频共振,就是在为政策方案顺利落地积累支持,就是在为城市治理凝聚力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