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汕尾一家海鲜大排档再现“茶位费刺客”,引发公众对餐饮隐性收费的关注。消费者黄女士投诉称,她与家人一行13人就餐,5名儿童竟全部被按照成人标准收取茶位费,其中8个月大的婴儿不仅不能吃海鲜,连碗筷都没拆封,但仍被收取茶位费。目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商家也已向黄女士道歉并退回多收的费用(据9月16日《羊城晚报》)。>>详情
规范“全员竞业”现象,是劳动法治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了清晰的行为指引,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裁判依据。期待竞业限制制度能够回归其保护商业秘密、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初衷,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市场公平竞争。>>详情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涉及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以及以“代理退保”为名实施敲诈勒索等行为。这批案例既清晰揭示了此类违法犯罪从组织到实施的全链条作案模式,也凸显出依法严惩此类违法犯罪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详情
​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于9月11日启动,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连日来,各地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食品安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在北京举办的主场活动上,公安部有关负责人通报了5起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制售假劣减肥糖果、注水猪肉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详情
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要求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合理确定范围和力度,建立失信等级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等单位的衔接联动,推动修复结果互享互认,受到广泛关注。>>详情
近日,罗永浩质疑西贝部分餐品为预制菜引发热议。据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据一位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了统一规定,并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见9月14日《南方都市报》)>>详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出台《强制注销公司登记制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规范强制注销公司登记程序,完善经营主体退出机制。《办法》将于10月10日起施行。>>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正草案”)7月24日发布。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价格法修正草案共10条,聚焦完善政府定价、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健全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等关键领域,在治理“内卷式”竞争方面精准发力。>>详情
超市货架5包黑糯米超保质期1天,自行及时改正召回,免予行政处罚;2家粮油企业大米存在标签瑕疵,鉴于其违法情节轻微,责令改正后免予处罚……近日,市场监管部门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执法部门“轻微免罚”的执法探索引起广泛关注。>>详情
转型发展不是“什么火,做什么”,而是“适合什么,做什么”。不盲目追“风口”,找准“接口”,用好独特禀赋、产业优势,就能水到渠成、铺好新路>>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对科技创新给予特别关注,专设一章支持、保障民营经济组织进行科技创新,具有深远意义。>>详情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网络法治是信息革命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详情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市场监管行业标准——《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对自然人网店进行全流程全链条规范,填补了自然人网店管理法律制度规则方面的空白。>>详情
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45批指导性案例。这是自2010年指导性案例制度建立以来,最高法首次发布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集中展现了人民法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行的积极作为。>>详情
3月2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创下国博近二十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