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专列”看中国——新旅游业态催生新出行方式
2023-11-23 13:15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银昕
分享: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银昕

旅游自古就是人与自然、与人文景观紧密相融、紧密贴合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旅游被人们更加予以细分,同样的目的地,也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交通工具,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新玩法都不再只是单纯地观赏景色,而是与目的地文化深度融合,甚至交通工具本身也成为一种文化,比如火车游,“夕阳红”专列使用的绿皮车厢本身就能勾起老年人对铁路大提速之前那个年代的无限追忆。

“大文旅”时代的到来,让旅游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各路新玩法粉墨登场。

“夕阳红”列车火出圈

长长的列车里坐满了老者,从城市出发,穿过江河,穿过山谷和隧道,开到荒漠和山区,开到物产丰盛、民俗迥异的边疆。列车上的老者,时而促膝长谈,时而打牌消遣,时而搞文艺拉歌会。身为同龄人的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期许和相似的思虑。长长的列车,充满了回忆,充满了友谊,也充满了希冀。

图片

▲遵义西站,“夕阳红”旅行团正在登车,准备前往松坝观花 CFP

从2023年春夏开始,一款由铁路部门和当地旅行社合作运营的“夕阳红”旅游专列,突然在社交媒体和自媒体频繁出镜,吸引了相当多的眼球。

近日,中国铁道旅行社北京分社旗下的广安门分社销售人员杨陈告诉《法人》记者,早些年,“夕阳红”并非是老式绿皮车厢,而是电气化列车,车厢涂装是橙色与白色相间。而为了让老年游客产生共情,现在,列车又恢复了当年标志性的绿色外观。于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夕阳红”内部电气化,全车都有空调,但外部还保留着旧日绿皮车厢的样貌。

立先生此前供职于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校外培训机构,“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机构业务终止,往昔无暇顾及家人的他终于可以有大把的时间陪伴父母。

2023年暑假,他陪父亲坐上了前往西北五省的“夕阳红”列车。已经许久没有坐过火车的立先生,耳旁响起熟悉而又单调的铁轨声,让他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在没有高铁和动车,也没有经历几次大提速的年代,他从北京到家乡需要一天一夜,每趟旅程都在孤独和漫长中度过,只能静坐在车窗旁,听着一声声车轮与铁轨的撞击,望着窗外的大漠与长河。“如果不是这次陪父亲出游,我真的以为绿皮火车已经销声匿迹了。”立先生说。

“‘夕阳红’列车今年的确挺火。”近日,中国铁道旅行社北京分社销售部门一位扬姓负责人对记者说,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使老年专列有了更大目标人群。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在2023年1月发布的报告,“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据扬先生所知,今年“夕阳红”列车比往年更火爆的一点,在于丰富了线路。“每年3月到10月是‘夕阳红’的旺季,每条线路都有专门的运营月份。”3月份,“江西婺源油菜花专线”开始运营;4月份,“九寨沟 —— 张家界专线”启动;5月份,两条新疆专线分别前往南疆和北疆;6月份开始启动“西藏专线”;到了七八月份,则开始有“长白山天池湖景专线”;10月份主打南部路线,“港珠澳专线”和“云贵川专线”登场;到了冬天再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是否开一趟“东北雪松专线”。也就是说,一年中至少有8个月都有“夕阳红”奔跑在铁道线上。

杨陈认为,“夕阳红”专列是特别适合老年人的出游方式。“老年人在火车上有很长的休息时间,专列走得也不快,可以长时间欣赏景色,有精神就在车厢里走走,乏了就躺下睡一觉。”杨陈认为,每个群体都喜欢与自己年龄、阅历相仿的人共同出游,带上老朋友,认识新朋友,“夕阳红”也是绝佳的交友场景。

陪父亲出游的立先生,在父亲身上看到了属于他久违的青春。旅途中,立先生的父亲结识了新朋友,他们一起忆往昔、谈未来,类似的经历让他们很快打成一片。

在诸多老年人身上,立先生看到更多的是节俭。“我们这趟车叫‘夕阳红’也对,叫‘穷游专列’也行。车上,每个人都带足了方便面、火腿肠和面包,许多人连20多元的盒饭都舍不得买,专列上虽然有餐车,但几乎成了摆设。我父亲那一代人大多也没享过福,即使岁数大了,攒下点家底,但也习惯了省吃俭用。”

尽享自在“公路游”

老年人在“夕阳红”列车上感受情怀、回忆往昔,年轻人追求的则是“自在”。没有门票,没有团队限制,自享交通工具,随走随停,率性而行的“公路游”应运而生。在特定的季节,沿着某条公路一路欣赏风景,或自驾或骑行,重点就是自在。

以北京为例,比较有名的几条“公路游”线路,分别是从安定门出发,经过昌平,到延庆再进入怀柔的依山而建的“安四路”;在延庆区内经过妫水河的“延下路南段”;位于平谷区内的“熊南路”等。

在诸多“公路游”线路中,也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一些收费景点,比如森林公园和临水公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延庆区的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可以自选进入这些景点。

然而,“公路游”的精髓在于自由自在,真正爱好于此的人,更愿意在围墙之外赏山玩水,体验在旷野上行走的感觉。

也有人更青睐骑行游,山地车或自行车在公路上行动轻便,停车也方便,还能在观景的同时进行有氧运动。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旱河路”,是一条每个周末都能迎来诸多骑行爱好者的公路。这条路并不长,北起国家植物园附近的香泉环岛,南至田村路,全长不超过10公里,大部分位于“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是指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的生态涵养区内,这里很久以前就是皇家相中的“宝地”。

秋叶正红的当下,在这条线路骑行的爱好者,远望西山,黄、绿、红相间,各色重叠,错落有致,一幅绝美的天然画卷,尽收眼底。

近日,记者在离北京地铁西郊线万安站不远的路段上遇到了一对骑行的母子。母亲告诉记者,她就住在旱河路南端的田村,自从旱河路拓宽之后,母子两人便成了这条路上的常客,她每周都会带孩子在这条路上骑车锻炼身体。“两边都是免费的郊野公园,满眼都是绿色,很是养眼。”但自打爱上公路游后,她也发现一些问题:“公路游目前还是一种自发的行为,相关配套服务并不完善,饮用水和食品都需要自带,一旦没有了,方圆几里地都找不到小卖部,这是一个问题。可如果服务业跟上了,可能又会产生污染,或者破坏野趣盎然的环境。”

记者采访多位喜爱公路游的爱好者,他们的想法和这位母亲基本一致:“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要处理好商业和自在的平衡,并不容易。”

“口岸游”尽览异域风光

顾名思义,“口岸游”的目的地是位于两国甚至三国边境处的口岸城市,其本身就很有异域情调或特殊民俗特色。在中国长长的边境线上,有着无数或优美或奇峻的自然风光,其中也隐藏着众多旅游和贸易商机。

有“中国东极”之称的黑龙江省抚远市,是一座位于中俄边境的小城,中俄两国在这里隔江(黑龙江)而望,抚远对岸是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也因此,整座抚远小城充斥着俄式风情。边贸是抚远口岸的一大特色,不时有俄罗斯商人从这里进入中国,在抚远开设酒吧、咖啡店以及售卖俄罗斯小商品的店铺。在不长的一条小街上,俄式套娃、俄罗斯指甲刀、巧克力、奶粉等商品几乎摆满了每一个店铺。当地向导告诉记者:在抚远,这样的街道有很多。

抚远东极广场紧邻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汇处,广场上有一处路标指向不同的方向,上面分别写着北京、上海、广东深圳、辽宁沈阳和黑龙江哈尔滨等城市与“中国东极”的距离。一名从北京来到抚远的游客正在路标之下拍照,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俄罗斯感兴趣,这一次虽然没能出境,但在抚远,他几乎看到了“半个俄罗斯”,“我从小就喜欢各式各样的套娃,这一次在街边小店买了很多,算是过足了瘾。”反观对岸的俄罗斯,相较于中国一侧安静了许多,一座规模不大的教堂坐落在岸边,偶尔见到一两个行人路过。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通关历史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也是中欧班列的重要通道。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霍尔果斯口岸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正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新高地。在中哈(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2023年国庆节期间,最多时,每天有2.7万名国内外游客走进这里,或洽谈商贸,或选购各国商品。

位于中哈边境国门文化展示馆是霍尔果斯另一处网红打卡地。蔚蓝天空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霍尔果斯口岸”几个鲜红的大字熠熠生辉。展馆内,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和大量的图片、文字、多媒体等方式,众多游客感受着霍尔果斯“千年驿站 百年口岸”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得益于2022年7月8日起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公民实施14天免签入境政策,加上客运通关不断加速,让霍尔果斯旅游市场边境游和跨境游迎来井喷。霍尔果斯的走红,正在为新疆旅游注入一番别致风情。

编审|渠 洋

责编|白 馗

校对|张波 张雪慧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