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公益岗”莫沦“懒汉的温床”
2020-08-13 16:44 来源:东南网 作者:樊树林

就业扶贫信息员、体温测量员、饮水安全管护员……在短期突击式脱贫、图简便省事等心理作用下,一些地方开发出远超需求、五花八门的扶贫公益岗。本该用于促进扶贫的好举措,不能变为让脱贫对象丧失脱贫志气和积极性的昏招,须严禁扶贫公益岗简单分发指标,或沦为“安排人”的权宜之计。(8月12日 半月谈)

扶贫公益岗,是指由政府部门开发管理,以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就业为主要目的的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服务岗位。在扶贫攻坚战中,政府部门对确实就业有困难的,一时间难以脱贫的,为他们量身定制出公益性岗位,给予他们进行兜底,体现了“不让一个老乡掉队”的宗旨。

扶贫公益岗的设置,不但可以增加扶贫对象的收入,促进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而且也能解决基层公益领域的发展和管理问题。从另外角度言之,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参与基层管理和服务,也能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

因为扶贫公益岗“活少、责任轻、有收益”,一些地方的扶贫公益岗成为“香饽饽”,甚至出现争公益岗位的情况。某些深度贫困地区甚至将有劳动能力的大部分贫困群众纳入扶贫公益岗,搞“雨露均沾”。同时,个别村镇很善于“精打细算”,一旦有返贫风险,就立即将开发扶贫公益岗增收作为一个重要途径。更为严重的是,因为扶贫公益岗有限,在分配名额上“对外不宣”,致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扶贫公益岗是一种兜底脱贫的措施,但如是好的政策却在执行中变了味,沦为了“懒汉的温床。尤其在脱贫攻坚收官之际,一些地方已出现或者正在形成一种潜规则:不再将符合条件的村民新增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而是将他们作为村里边缘户对待,同时为他们安排了扶贫公益岗,“保障”他们有稳定收入。

扶贫攻坚需要精准施策,需要下绣花功夫。因此对扶贫公益岗的开发和设置,不能因为脱贫攻坚的数字好看,就不顾客观实际而“大设特设”,不能出现诸如新闻中一个人口933人的贫困村,竟然设扶贫公益岗101个的“奇事”。作为政府部门在设置扶贫公益岗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各个岗位的职责,实现岗位设置合理、村内治理有效的目标。再者,在分配扶贫公益岗的时候,不能进行指标分发,而应该让村拿出合理的理由领取,不能出现“上不上班没人管,干多干少都领钱”的现象。

毋庸置疑,为个别贫困户设置扶贫公益岗,用这根撬杠撬起贫困户的希望,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是精准脱贫的一个必要抓手,但扶贫公益岗的开发和运用必须实事求是,更不能沦为主观意志下的形式主义。让更多的乡亲们真正摆脱贫困,更需要政府部门和扶贫干部上下同欲,真正做到“扶贫先扶志”,通过实施产业帮扶,让老乡们有活干、有钱赚,如是,我们的脱贫攻坚战才能顺利收官。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