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文化:不要跨越道德底线
2022-03-01 15:27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龙颖惠

◎文 《法人》特约撰稿 龙颖惠

编者按:

2021年12月11日,第五届嘻哈文化产业论坛在广州举行。随着霹雳舞(Breaking)正式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比赛项目,街舞及其背后的文化逐渐“出圈”,获得了更大范围的关注。街舞不仅是舞蹈艺术,也是竞技体育。在此前提下,一些业内人士正在思考如何让街舞走向专业化。

青少年一直是关注和痴迷于嘻哈文化最为活跃的群体,分析嘻哈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背景,有助于厘清其带给青少年的影响,正确引导青少年合理对待嘻哈文化。只有疏堵并举,发挥教育功能与文化优势,才能进一步促进嘻哈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健康发展。

2021年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五届嘻哈文化产业论坛上,多位专业人士热议街舞产业的未来发展。

2017年,音乐真人秀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登录网络平台,该节目同时也是首档嘻哈文化推广节目在网络上火爆热播。该节目的播出使2017年成为“嘻哈元年”,被整合后的嘻哈文化更是融入了主流文化,节目中的“diss”“real”“freestyle”“punchline”“battle”等嘻哈名词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一股浪潮。

嘻哈文化的四次热潮

亚文化被认为是一个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而言较为模糊的概念,有着“次文化”“少数群体文化”等别称,始终居于社会主流文化之下,为少数人群而非社会大众所享有。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认为,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和支配文化进行挑战的一种附属性文化,具有某种风格化的抵抗且具有边缘性的文化样式。亚文化作为文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涵盖范围非常之广,其中亚文化的主要形式便是青少年亚文化。

青少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不愿意受到固有模式的规范。青少年亚文化呈现的是青春期的迷惘、矛盾、寻觅、冲动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扰,所反映的是成人世界与青春世界。

嘻哈文化是目前全世界青少年群体流行的亚文化之一,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街头的黑人文化。其主要借助音乐和舞蹈使青年人发泄情绪、疏解压力。随后,通过美国商业的运作,嘻哈文化成为新兴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青年亚文化形式,对全球流行文化、音乐唱片产业、时尚服饰业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嘻哈文化之所以发展为全球性的青少年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表达了青少年的叛逆本质、对自我的尊重以及对自身自由与权利的追求,也是年轻人勇于展现自我、挑战传统、打破束缚的有力武器,更是彰显个性、勇于突破自我的载体和媒介。

嘻哈文化在中国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4次热潮。20世纪80年代,电影《霹雳舞》一时间风靡街头巷尾,出现了许多头扎花布、脚蹬回力球鞋的“马达”,涌现出大批霹雳舞舞者,带来了“中国嘻哈”的第一次热潮。20世纪90年代末期,“日流”“韩流”席卷整个中国乃至亚洲,以H.O.T为代表的日韩团体成功地将街舞中的“帅”“酷”融入到歌舞表演中,并迅速在中国内地“圈粉”无数,这是“中国嘻哈”的第二次热潮。2000年后,周杰伦等嘻哈音乐人和团体的出现,带动嘻哈本土化风潮,引领了嘻哈文化的第三次热潮。2017年夏天,地下Rapper进入到大众视线并登录综艺节目,嘻哈以一种更娱乐化、更接地气的方式在中国得到关注,被认为是“中国嘻哈元年”到来,达到最高潮。

嘻哈文化带给青少年什么?

自传入中国,嘻哈文化主要参与者和拥护者都是青少年群体。我们经常会看到,宽广、平坦的场地,脚踩滑板围坐的孩子,身着肥大衣裤、鸭舌帽、板鞋和佩戴闪亮重金属配饰的少年。健身房的街舞、耳机里的说唱音乐等,都是这些青少年的“标配”,嘻哈文化已经渗透于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仅如此,嘻哈文化也走进了学校。黑板报、校服上,常见一些涂鸦作品,小型街舞社团处处可见,说唱、街舞表演等更是全校的热点节目。除了举止得体、干净端正之外,青少年似乎更喜爱追求自由个性的表达,他们认为“独一无二”才是美。由此可见,嘻哈文化对青少年语言、行为的影响不容小觑。

2021年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五届嘻哈文化产业论坛上,多位专业人士热议街舞产业的未来发展

舶来文化虽然具有吸引力,但也利弊兼具。从积极影响来看,嘻哈文化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技能,还能放松身心,摒弃颓废,促进个性发展。一些在内容上融入了中国元素的文艺作品,如周杰伦的《双截棍》《本草纲目》、陶喆的《孙子兵法》等,将中国传统武术、中药融入歌词中,可以促进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播。

从消极影响来看,因嘻哈文化风靡导致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叛逆倾向,导致部分文化价值观异化,如强烈的逆反心理,“自己才是自己的偶像”“老子天下第一”等高调张狂、肆意妄为、寻求自我满足的表达,都极易使青少年走向易怒、暴力、匪气、爆粗口、鄙视同学等极端情绪和行为,为青少年文化道德观教育制造负面效仿,引发打架、性意识淡薄、讽刺社会等现象。此外,“拜金化”经常跟随嘻哈文化滋生出来,审美异类或追求奢靡造成审美观失衡。

选其精华 去其糟粕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嘻哈文化呢?首先,嘻哈文化属于个体艺术风格的高度自觉,展示了当代青少年独特的艺术追求,虽然存在着叛逆基因,容易激发青少年热情,但不能因此就贴上一个“坏标签”。

嘻哈团队T.H.P曾远赴杭州为地震灾区赈灾义演,嘻哈歌曲《武汉加油》为抗疫助力。央视将嘻哈文化与古典文化相结合,创作了一首令人振奋的歌曲《为河南加油》。因此,应理性看待嘻哈文化,鼓励嘻哈文化元素中的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爱国的精神,选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发扬嘻哈文化正面鼓舞作用。央视、《人民日报》等为代表的官方媒体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积极的尝试,给青少年群体与青少年亚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最后,利用跨文化传播加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早期,美国黑人嘻哈文化总是充斥着各种暴力、毒品、犯罪和对享乐主义的沉迷,但这些在中国并没有直接被复制,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分离、附加、再造和妥协,与本土形成了融合发展。

在中国本土说唱中,鲜有对生活不平的呐喊和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转而大部分都是表现青年日常生活的流行歌词,并自动排除了政治含义。如周杰伦等流行偶像甚至在情歌中都使用rap的曲调和节奏,全新唱作型新疆rapper那吾克热的一曲《儿子娃娃》获得网易云音乐破万的乐评,并在节目结束后获得“2019华语原创十大金曲”,歌曲获评“将中国民俗文化与说唱音乐做结合,以新疆方言中的男子汉寓意,讲述自己的音乐理念和生活态度”。涂鸦也不再是简单复制美国涂鸦那种夸张、变体字母和符号相互穿插,而是把汉字和传统民族美术特性融人到涂鸦作品当中。因此,中国嘻哈文化若想长期发展,需要积极寻求内容上的创新和突破,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肆意妄为,而是在探索中挖掘嘻哈的价值和生命力,加快中国嘻哈的本土化进程,打造中国好嘻哈。

当青少年拥抱嘻哈文化时,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合理引导青少年明辨嘻哈文化的利弊,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和教育发展。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责编 王茜)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