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天路看变迁|上海医生在西藏
2021-09-03 13:22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高宇婷

初到西藏的心情总是紧张的,人们或多或少都对高原反应有些畏惧,也担心自己能否适应高原环境。就连上海的医生们也不例外,因为医生更清楚长期在氧气稀薄的高原环境工作,对身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但尽管如此,每年都有一茬接着一茬、一批接着一批的上海医生踊跃报名前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援藏。而他们中的多数,也都是因为援藏才第一次来到雪域高原西藏。

自2015年8月,中组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人社部启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以来,上海举全市之力,从最顶尖的三级甲等医院遴选优秀的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时至今日,“组团式”援藏工作已开展了6个年头,已有近150名上海医生赴日喀则市支援当地医疗事业发展,日喀则的医疗水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许多援藏医生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都提到,他们的任务,是把这些守边的老百姓照顾好。

因为上海医生,在边陲小镇医院看病的百姓越来越多

位于日喀则市最南端的亚东县与不丹、印度两国接壤。这个仅有1.4万余人的边陲小镇风景秀美,极富特色。不过这里一年下来平均气温仅有7.7℃,降水量多,气候有些阴冷潮湿。

2019年,时任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副院长的姚子涵成为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赴亚东县担任县卫健委副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

此前姚子涵曾多次来到西藏,但都是送自家医院同事到亚东援藏。当自己也成为一名援藏干部时,“感觉完全不同,融入的感情和经历完全不一样。”姚子涵说。

通过前几批援藏同事的努力,亚东县人民医院已从一级甲等医院升级为二级乙等医院。经过培养,基层医院全科医生的数量也初具规模。姚子涵和7名上海医生一道赴亚东工作时,还有新的难题等待他们解决。

初到亚东后姚子涵发现医院里病人很少,或许是医院医疗技术较为薄弱,全科医生多、专科医生少。“也或许就是老百姓不认可这家医院。”姚子涵坦言。

为解决医院就诊病人少的问题,姚子涵和同事们决定从研究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入手。于是调出了从1957年亚东县人民医院成立起那一年至今的病例总结分析。7位上海医生还从网上查阅了大量文献,研究亚东周边国家的百姓常见病、多发病。

最后,他们分析得出结论:亚东当地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多发;当地老百姓喜爱甜茶,牙齿和胃等都有一些相应的常见疾病;高原地区的呼吸道疾病、肺功能相关问题都比较常见。

于是围绕这些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姚子涵在医院着重开展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如2020年,西藏自治区第一家县级人民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在亚东建立。该科室成立后,重点打造中医、西医、藏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关节炎。


患者在亚东县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做“五味甘露”藏药浴熏针治疗。
患者在亚东县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做“五味甘露”藏药浴熏针治疗。

日前在亚东县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的格桑曲珍医生正用高压锅熬制“五味甘露”藏药浴。这一藏医中的经典药方包含刺柏、杜鹃、白野蒿、藏麻黄、水柏枝五种药材。亚东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得这些药材几乎都能在亚东的山上找到。时不时的,格桑曲珍就会和同事一道上山采药,为康复科病人治病采集所需草药,制作“五味甘露”藏药浴。

而像康复科一样,骨科、消化科等相应科室也在7位上海医生的带领下逐渐成长。当地百姓也口口相传,家门口就能看得好许多病,亚东县人民医院的病人也慢慢多起来了。

今年前半年,亚东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70%,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近40%。

现在亚东县人民医院新院正在规划之中。姚子涵谋划,未来一年,要通过上海援藏医生团队,尽快推进当地学科建设,同时也要尽快选派业务骨干赴上海、拉萨、日喀则等地进修学习。

姚子涵说,援藏医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把这些守边的亚东百姓照顾好,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了病、看得好病。这也是他们这些上海的援藏干部、援藏医生,为祖国边防做出的一点贡献。

24名上海医学专家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帮、带、扶

在日喀则,不仅是上海援助的五县——江孜、拉孜、萨迦、定日、亚东,有上海医生在当地工作、生活。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日喀则市医院”),每年都有24名来自上海各大医院的医学专家在这里为当地百姓服务。

8月中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李培良一年援藏工作圆满结束,顺利返回上海。过去这一年时间,他在日喀则市医院担任神经外科主任。

自2015年8月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每年都会派出一名至两名医学专家及管理人员到日喀则市医院工作。通过该院几任医生的帮、带、扶,日喀则市医院神经外科的诊治技术已有很大提升,能够常规开展各类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手术。

李培良出发前也大概整理了自己的援藏目标和任务。他到日喀则后观察到,当地百姓饮食有高油、高盐习惯,脑出血、脑梗、动脉硬化的病人较多。但患有急性脑梗塞、脑缺血疾病的病人送到医院来的并不多。

他和内地专家请教、调出医院相关病例研究,逐一分析后,发现主要原因或许是信息不通畅。于是他们在日喀则市各县区医院、各乡镇医院,以及社区、电台等地大力宣传,培训基层医生,告诉他们如有相关症状的病人要及时转送日喀则市医院就医。

宣传效果十分明显。今年上半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已为15例病人做了溶栓治疗,是往年全年溶栓治疗量的近6倍。同时介入取栓治疗也作为新技术从今年开始在日喀则市医院全面开展,至今已为2例病人进行取栓手术。


李培良(左二)和日喀则当地医生普布次仁(左一)一道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手术。
李培良(左二)和日喀则当地医生普布次仁(左一)一道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手术。

同样,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帮扶下,4年来日喀则市医院消化科和内镜中心也有很大改变,这一科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过去一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治医师张震在日喀则市医院担任消化科和内镜中心主任。这一年在张震的帮带下,该科室医生基本都可以操作内镜下肠、胃息肉和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手术。

“稍微难一点的,需要我在旁边看着点。有时候也发现,如果我在旁边,他们试着找两、三次出血点,找不到就很容易放弃来问我。”张震说,援藏一年时间,越到后期日喀则的同事们手术技术越熟练,手术时老师张震在场,对同事们而言更是一种心理安慰。

援藏一年的时间要做些什么,上海医生出发前都已做好了基本规划和准备。

张震回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同事们初到日喀则援藏那一年,日喀则市医院的内镜中心还只能做胃镜。

“第一年,上海援藏同事参与到日喀则市医院申报三甲医院的工作中;第二年,援藏同事解决病人常见疾病的诊治;第三年,上海同事为日喀则市医院带来了食管静脉曲张的套扎技术,大大减少了因此类疾病而导致病人死亡的情况。”张震细数上海同事历年来的工作成果,随着一年又一年、一茬又一茬的上海医生接力支援,消化科和内镜中心现已成长为一个十分成熟、业务技能熟练的科室。

就在去年,张震还联系将几位日喀则市医院消化科的业务骨干送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培训。援藏医生在日喀则留下新技术、新理念的同时,也要培养一批带不走的日喀则医疗团队。


张震在日喀则市援藏时,指导日喀则同事做结肠息肉切除手术。
张震在日喀则市援藏时,指导日喀则同事做结肠息肉切除手术。

点滴奉献汇聚江河入海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1955年10月,日喀则地区的第一家医疗机构成立,这正是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前身。那年,这家医院仅有医务人员46名,病床13张。66年过去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已发展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有医务工作人员800余名,病床700张。

2021年3月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显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在全国2413所三级医院中位列第784名,相较于2020年公布的“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上升了225名。

万兴旺是上海市援藏医疗队领队,也是日喀则市卫健委副主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自2019年至今的两年援藏工作中,万兴旺深刻体会到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优势,以及上海大后方对援藏工作的全力支持。

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4年,上海市支援资金近3亿元建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医院不仅规划超前,为未来10年的发展预留出空间,也最大化为患者考虑,减少他们院内就医时奔波的距离。

2014年新院启动建设,“组团式”援藏工作于2015年正式启动,2年之后的2017年底,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新院区落成,很快就迎来了国家卫健委评审专家,并成功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在人才建设方面,上海市每年援藏的医疗团队中,不仅派出医学专家,还有管理人才。如2019年,上海派出1名党委书记、3名副院长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工作3年。每年还从上海近20家医院最顶尖的科室中选派医学专家20名进行轮换,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工作1年。

万兴旺告诉澎湃新闻,通过上海“以院包科”的方式,目前已成功创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稳步推进卒中中心、急救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的建设发展。

“到2022年7月时,我们5个多学科诊疗中心应该都创建成功了。此外还打造了10个重点学科,‘带土移植’576项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在日喀则市落地生根,其中263项已为日喀则本地医务人员完全掌握,可独立开展,89项新技术填补自治区空白。”万兴旺说。

在医院管理方面,万兴旺通过相关制度、措施,鼓励院内医护人员提升专业技术职称层次、鼓励开展优势病种、高难度手术(操作)和救治疑难危重患者。

“目前看,绩效改革确实有效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日喀则的同事,非常支持上海援藏干部、医生的工作,这也让我很感动、很欣慰、也很感激。日喀则市的医生们也在积极地拥抱改变,接受挑战。”万兴旺说。

当前,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也通过与县级医院签署医联体协议的方式,辐射至日喀则市下辖的1区17县中。日喀则已实现90余种“大病”治疗不出藏、2000种“中病”治疗不出市,常见易发的“小病”治疗不出县。


今年7月,上海市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全体队员合影留念。
今年7月,上海市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全体队员合影留念。

8月19日,李培良、张震等20名第六批“组团式”援藏的医学专家结束援藏工作,将“接力棒”妥善交于第七批20名上海援藏医学专家后,登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

而万兴旺和姚子涵这样的医院管理干部,还将在西藏再工作1年,待明年8月,3年援藏期满后,还会有新一批援藏干部接替他们,继续援藏事业。


对他们来说,在日喀则的援藏工作,就是尽力把这些边疆百姓照顾好。还有一些预料之外的精神收获,也将永远刻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


编辑: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