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与使用
2020-11-10 14:05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艾普

◎ 整理 艾普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已分别于10月5日—7日揭晓,其余奖项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分别于9日和12日揭晓。诺贝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拉尔斯·海肯斯滕此前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12月将不再举行传统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颁奖仪式将改为线上举行。

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贝恩哈德·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黄色炸药”的发明者,1833 年 10 月 21 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 年12 月 10 日逝世。诺贝尔一生拥有 355 项发明专利,并在欧美等五大洲 20 个国家开设了约 100 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不同往年的是,今年每项诺奖奖金增加至1000万瑞典克朗,相当于759万余元人民币。实际上,诺贝尔的遗产最初只有3100万克朗,但发了100多年的奖,为何奖金还没用完?奖金丰厚,钱会不会发完呢?发放标准是什么?得主们都怎么花?又有哪些“黑历史”?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

诺贝尔奖奖金从哪儿来?

要说奖金的事情,就得先从诺贝尔这个人说起。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以及慈善家,他很富有,却一点都不吝啬。曾在1895年11月27日立下遗嘱,将其遗产所得设立一个基金会,每年颁发奖项、奖金给全世界在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那么当时诺贝尔先生有多少遗产呢?遗嘱律师以及执行人在做了合理变卖之后交给诺贝尔基金会的时候,大概是3100万瑞典克朗,如果按照当时的购买力约合现在的15亿欧元。由此可见,这真的是一笔巨额遗产。但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其留下的3100万克朗并不直接用作奖金,其中2800万瑞典克朗作为奖金基金,但是这2800万并不是放在那里等着每年发奖金,而是用于投资理财,其中每年90%的收益会用于评奖事宜——分一部分钱去运作整个评定的过程,另一部分钱财会平均分成几份当作奖金发放。

1. 葡萄牙医生安东尼奥 · 莫尼斯开辟了一个新的医学分支学科——精神外科学,因而分得 1949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过这种手术一直很少有人使用,只是作为一种最后手段而已

2. 诺贝尔基金会的董事会负责定期调整整个投资策略,图为 2011 年报显示的投资策略原则
3.2019 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化学奖得主之一约翰 · 古迪纳夫,作为最年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坐着轮椅领奖,即便 97 岁高龄,他仍然奋斗在科研一线
4. 各项诺贝尔奖奖章

在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初期,为避免有风险的投资,基金会将资金完全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公债上,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50多年后基金会资产流失了将近60%。1953年,诺贝尔基金会开始投资股市和不动产,股票牛市盛行以及房地产大热,使得诺贝尔基金快速增值。截至2019年,诺贝尔基金会投资市值已超过49亿瑞典克朗,奖金数额随着基金会的投资收益不断变化。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运作方式,以保证整个诺贝尔奖的持续性,而不至于因为遗产逐渐缩水而发不出来奖金。诺贝尔奖之所以可以屹立百年不倒,这也是原因之一。

在1901年,诺贝尔最初的奖金金额约为15万瑞典克朗。而到了2020年,其数额已达到1000万克朗。

每次奖金标准是什么?

诺贝尔的奖金标准要看当年的投资收益情况,这也与诺贝尔当年的意愿有很大关系。当初诺贝尔先生认为,一个科学家如此努力,为自己的研究付出了巨大心血,应该得到丰厚的奖金,于是设定为瑞典当时一位教授级别的研究者20年的薪水,能保证这位研究者即使20年拿不到薪水还能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

第一次颁发诺贝尔奖是1901年,奖金约为15万瑞典克朗,就是相当于那个时代一个教授20年的薪水。但此后奖金一直在缩水,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恢复增长。1991年的奖金为600万瑞典克朗,加上货币贬值和通胀,经过80年后才首次与1901年的奖金购买力媲美。此后的奖金也有所上升,例如2014年的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606万元人民币。

这么多奖金怎么用?

那么,面对巨额的奖金,获奖者又是怎么花的呢?每位获奖者的使用方式自然是不同的,有的买房,有的投资,有的则需要用来还债。总结来看,有如下几种花掉奖金的方式:

一是“买买买”。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在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曾经开玩笑说要拿这笔奖金买套房子,但至于有没有买还得问莫言先生自己。同样,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科特勒也买了一套房子给自己住;英国细胞生物学家保罗 纳斯在获奖后,决定买一台高档摩托车;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则是将部分奖金用来升级他的帆船。

二是旅游。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肖洛霍夫用奖金来了趟环球旅行。

三是还债。193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芬兰作家佛兰斯埃米尔·西兰帕,他用当年获得的奖金还清了他之前欠出版公司的250万芬兰马克。

四是办奖。拿奖金再来办一个奖的人还真不多见。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保罗·格林加德,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以及消除科学圈对女性科学家的歧视,专门设立了“女性诺贝尔奖”,每年向在生物医学领域做出贡献的女性科学家颁发。

五是公用、做慈善。有些科学家得奖之后,仍然一心扑在研究上,把自己的奖金拿出来,作为研究基金,交由一些团体和组织一起使用。例如德国科学家贝林把奖金拿出来建立结核研究所;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将奖金全部给了福利机构,为法国的慈善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伟大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则把两次获奖的所有奖金都投入到了研究当中。

六是赠与亲属。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曾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的时候做了约定,如果获得奖金,就交给前妻和两个儿子使用。至于这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研究者认为第一任妻子曾经为爱因斯坦研究理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有的则认为这是爱因斯坦对妻子结婚16年为其生了两个儿子的感谢。

和平奖得主通常将奖金捐给慈善机构;科学奖得主在得奖后,通常需要出席大量演讲和会议,往往无暇顾及如何使用奖金;文学奖得主则通常不愿公开使用奖金的方法。

诺贝尔奖也会发错人?

诺贝尔奖有没有什么“黑历史”呢?其实此处的“黑历史”所指的是失误。比如说最重大的一次可能就是1949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了,当时颁发给了葡萄牙医生安东尼奥·莫尼斯。他发明了一种手术叫作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就是把额头打开,然后切除其中的一部分神经,或者把它破坏掉来治疗重度精神病患者。

最开始,莫尼斯是在大猩猩身上做的实验,开颅切除两个特别好动的大猩猩的脑白质,结果发现大猩猩变得沉默寡言了。于是他在人体上也做了相应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但是今天我们知道,其实这个手术相当于把人从疯子变成傻子。因为大脑里有太多神经了,切除脑白质确实可以让患者变得安静,不过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可悲的是,在莫尼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媒体疯狂报道,这个手术居然火了!据后来的调查显示,全美国有将近40000人做了这个手术。

纵观历史,诺奖的确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以自己的努力推动着科技进步。科学无国界,应该向这些科学巨人表示崇高的敬意!(责编 王茜)

(版权属法治日报社《法人》杂志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