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2月底,安徽全省有各类市场主体743.08万户,同比增长10.85%。其中企业218.76万户,同比增长11.48%;个体工商户512.78万户,同比增长10.79%;农民专业合作社11.53万户,同比增长2.19%。”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韩永生告诉《法人》记者,2022年,安徽省市场主体总量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分别突破700万户和500万户大关。“这些市场主体,是安徽经济实现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历史性转变的坚实基础,也是安徽省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稳固‘压舱石’。”韩永生说。>>详情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透明度,持续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院力量。>>详情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江西省检察院近日印发《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细化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工作举措,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详情
开展“厅局长走流程、促营商环境提升”活动,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接听12345政务热线为民众答疑解惑,联系市县“对症下药”倾听企业“随时吐槽”……海南近期多措并举,努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详情
“真是太方便了!”前不久,在吉林省辽源市政务大厅市场监管服务窗口,办理营业执照的高女士说,工作人员不仅帮她审核了开办企业的相关手续资料,还协调税务、公安等部门,为其办理了发票申领、免费刻制公章等业务。>>详情
涉企案件出清效果不佳、市场主体挽救功能缺失、执行与破产制度优势发挥不足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执行工作,尤其是“执转破”机制发展的难点、堵点,如何找到破题之道?>>详情
今年以来,重庆市商务委外贸管理处蒋玫霞上班期间接到的电话少了。“以前每天都要接到企业电话询问外贸备案,现在不需要了。”蒋玫霞说。>>详情
“申请破产后,我们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经过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将破产清算转为破产重整,企业又迎来了重生。”尽管重整成功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对包头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老徐而言,每一次提起总是难掩喜悦。>>详情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落实新发展理念、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体现了消费者友好型理念,贯穿着公平与效率并重、法治与发展并举、诚信与创新兼顾的法治精神,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优化稳定、透明、公平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详情
“没想到法院仅用2个小时就为我解决了问题,效率真是太高了!”视频中,身处几百公里外的武汉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由衷地向法官感慨。2小时前,受买卖合同纠纷所困的李某向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网上递交了立案材料,该院随即组织双方通过“江苏微解纷”平台进行视频调解。这是高质高效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