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质
2020-08-14 12:24:20 来源: 作者:

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营商环境报告》首次发布了关于中国的报告,详细记录了中国30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数据。但世界银行并未明确给出有关营商环境的概念,只是在报告中提及与营商环境有关的因素:企业在创业阶段、获得场地、获得融资、日常运营、在安全的商业环境中运营这几个阶段企业经营的便利度等。

在这里,企业被视为一种经济生命体。开办企业是这个经济生命体的诞生,办理破产就是这个生命体的死亡,而运营就是这个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以“营商”的方式来实现的。企业这种生命体不能以封闭、内循环的方式独立存在,即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通过外循环的方式,和不同主体来打交道,涉及到政府行政审批、市场环境环、法律事务等各事项,从而融入到社会、经济、法律这个大的生态圈中,这个生态圈就是企业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内涵

在国内,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营商环境有着比较强的敏感性和回应性,并试图对这一概念本土化,推动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层面的梳理。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著的《全球城市营商环境评估研究》一书中,将营商环境定义为一个企业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开展经营活动时所面临的市场前景环境、要素支撑环境、政务支持环境、权益保护环境和城市服务环境等外部条件的总和,是决定企业进入市场的“吸引度”、企业开办运营的“高效度”、企业实现目标的“便捷度”和企业长久发展的“可持续度”的关键因素和核心要件。

另一方面,营商环境在相关政策上也得到了界定。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下简称《条例》)中,将营商环境界定为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条例》共7章72条,明确了营商环境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基本原则,在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同时,聚焦突出问题,重点围绕强化市场主体保护、净化市场环境、优化政务服务、规范监管执法、加强法治保障这5个方面,明确了一揽子制度性解决方案,推动各级政府深化改革、转变职能。

在中国政府网以“营商环境”为关键词进行检索,2015年至今,共发布了17份文件,其中国务院文件8份,国务院部门文件9份。国家领导人也频繁在重要会议上破题“优化营商环境”(见下图),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强化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尤其是2018-2020年,国务院定期召开常务会议部署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总结改革进展,安排新的改革计划和主要任务。

政策文件及重要领导人提及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中国语境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质

目前疫情大幅好转,但对经济和社会冲击不可小觑,加之眼下疫情正在世界多国蔓延,国际形势更为复杂,在这个时候,更需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基于此,在中国的语境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切实保护市场主体权益。落实《条例》中保护市场主体的十大权益,经营自主权、财产权、知识产权、人身和财产安全、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平等适用国家支持发展的政策、公平参与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小投资者权益、自主决定加入或者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权益。

二是创新制度安排,允许试错,减少企业制度交易成本。《条例》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对探索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针对其性质、特点分类制定和实行相应的监管规则和标准,留足发展空间,同时确保质量和安全,不得简单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监管。

三是优化政府服务和提升监管水平,开展“容错”创新。进一步厘清行政权力的有效规制边界,持续推动公开、审慎和包容监管政策。实施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做好与清单不一致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政府在优化政务服务的过程中要,要实行清单管理模式,梳理服务清单、问题清单、常用任务清单等等。

四是利用科技创新,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和支撑。从科技创新中汲取动能并实现长足发展,沿海城市,珠海、深圳是绝佳的范例。中诚信早在2017年年底就开发了首个营商环境的在线监管平台,并陆续在珠海金湾、横琴和山东历城落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开展营商环境测评,通过一站式管理平台,实现营商环境的数据归集、实时评估、动态监测、在线督查、生成报告、改进提升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围绕“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重磅推出十大“智慧精准服务”措施,包括推行“智慧开办”新模式;打造“智慧投资”新平台;增强“智慧报装”新体验;开展“智慧登记”新业务;完善“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升级“智慧税务”服务系统;构建“智慧口岸”服务体系;提升“智慧法院”服务功能;打造“智慧秒批”服务品牌;实施“智慧监管”服务模式,等等。诸如此类的措施,都充分凸显了沿海城市珠海、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

作者简介:刘茜 中国诚信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诚信社会信用大数据事业部业务总监

编辑:刘晓莹